调笑/调笑令

玉友。平生旧。相与忘形偏耐久。醉乡径到无何有。莫问区区升斗。人生一笑难开口。为报速宜相就。

  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猜你喜欢
舣孤篷。正丛篁护碧,流水曲池通。伛偻穿岩,纡盘寻径,忽见倒影凌空。拥一片、花阴无地,细看来、犹带古春风。胜事园林,旧家陶谢,诗酒相逢。
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清气分来,生香不断,洞户自有云封。认奇字、摩挲峭石,聚万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虚阑唤鹤,月白千峰。
淮南小山秦氏子,旧雨不来今雨来。
风席起尘晨突冷,坐看鸟迹破苍苔。

俯仰是天汉,陟降非世路。常闻步虚词,时耸采莲女。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六年陈迹君能记,病骨秋风入剑关。
曾洗人天清净眼,饱看巴蜀怪奇山。
君今岩壑搜群玉,自有光芒照百蛮。
不似老夫徒碌碌,昆冈一网手空还。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

叶深烟气暖,粳软骨毛香。巢许垂清节,临流不尔忘。

芙容作帐锦重重,比翼和鸣玉漏中。
共道瑶池春似海,月明飞下一双鸿。
人生孰非梦,梦里见庐山。
若了元无梦,何曾有往还。

深林之幽,式闻其香。安得佩之,蓉裾芰裳。

葵心恋日还终在,橘性逾淮已不同。
谁识鲈江持钓手,曾搴月窟一枝红。

冲和牧养循天数。暗契运行躔度。阴阳恋态,风雷云电,相凝作澍。

点滴灵源注。遍浇溉、宿尘难污。显曲江莹静,乌擒玉兔,桂柯宿,吐红雾。

二气氤氲结聚。散金光、三曲密布。炼成健体,童颜滋润,飞行馀裕。

神变超尘,趣表清净,真容全露。是劫来一段,通天活计,在人人悟。

列国雄吞际,人材北学难。凄凉吴邑里,惆怅鲁衣冠。

旧宅归蓬颗,新祠倚杏坛。一桥通夹巷,蔽井树阴寒。

野服飘飘葛履轻,登临聊此拟蓬瀛。重阳节似春光好,三载官如秋气清。

海雾长年迷谷口,山风尽日捲涛声。水仙一操真高绝,无复移情客姓成。

三千迸箨拂朝云,想见坤祇夜骏奔。嶰谷抡材闻古帝,桃溪呈瑞属神孙。

如犀亟应丝纶命,带粉初萦雨露痕。欲测九重宸算永,会须亿万数灵根。

抱膝拥香篝。数尽更筹。绿波青草忆侬不。多少相思离别语,欲写还休。

灯火独窗幽。新月如钩。花魂蝶影暗牵愁。风雨连朝春去也,何计忘忧。

出郭招提两岸平,画船来往寄閒情。海中宝地一珠小,槛外澄江双练明。

夜月频观蛟女泪,早潮常杂梵僧声。此身欲借凉飙便,直作蓬莱阆苑行。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
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
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
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半轮秋月照窗明,卧听谯楼欲二更。万事到头难逆料,五旬弹指怅浮生。

空嗟榛莽连江表,欲筑茅庵署太平。似水凉宵无个事,喓喓草畔效虫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