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到处能惊座,知君是姓陈。小言工作赋,大隐不违亲。
倒箧酬寒士,投书绝贵人。吾将从汝去,共醉若耶春。
晚窗展卷,认裁金乳玉,周柳情思。携向旂亭待付与,扇底小鬟偷记。
引笛寻腔,挑灯读艳,几串珍珠字。两三蝴蝶,隔花残梦惊起。
自叹十载填词,香愁翠语,耐孤吟滋味。白眼红尘定笑我,年少清狂如此。
石汀新缘,箫联旧谱,幸结闲鸥契。相思飞度,魏塘一片烟水。
平滑石之俗,其俗资磨砻。磊丑石之秀,其秀在丑中。
正如古丈夫,貌寝气质雄。又如圣人心,孔窍虚明通。
大都一拳许,含蓄华与嵩。大巧本若拙,足见造化功。
好处元更多,摹写不易工。君其善调护,抵击防儿童。
雪后春风起,天空江水来。新年浑作客,多病孰怜才。
有道身先老,无人首屡回。承祯须不爽,闻已扫丹台。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