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
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
万籁声沈暮霭收,长河泻浪洗清秋。遥天千里澹如水,明月一轮光满楼。
随意倾银成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可怜白首蟾宫客,羞对嫦娥说旧游。
青霭望不极,连峰如置关。不知清溪水,漾漾出其间。
孟夏江水深,溪流正西还。崖根乱石多,散激声潺潺。
杂树色相映,密竹不可删。造幽览众妙,抚事清心颜。
洄洑自多鱼,网罟罗前湾。幽人闭上方,缭径才可攀。
畴昔新安江,寤寐龙门山。目击暂有遇,绝胜犹班班。
客程非趋时,淹泊宁所艰。少留尽馀兴,更伴浮云閒。
闰月何多雪,閒居每一谣。剩寒欺乍暖,暴积继前消。
任使山增势,休令竹折腰。花拘将艳蕊,柳抑半青条。
鸟食迷原野,人踪减市桥。玲珑疏树映,宛转小风摇。
冷过听莺日,晴思堕马朝。藉冰衣免污,伏枕梦犹飘。
清绝怜披氅,风流忆舞绡。却须暄节健,宜瑞不宜饶。
归路偶逢人,问我牛何喘。非关气未和,只是牛行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