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塞北黄沙入马蹄,玉关千里雪沾衣。
君恩不逐金刀断,漠漠香魂月下归。
沈天孙(公元一五八0年至一六00年)[明],字七襄,宣城人,洗懋学之女。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年二十一岁。明慧善读书,能为诗。天孙年十七,归屠隆子金枢,与隆女瑶瑟友善。瑶瑟既嫁,时时归宁,相与唱和。天孙卒末几,瑶瑟亦卒。天孙著有《留香草》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已觉新杓动,犹闻促漏馀。
夜寒穷腊尾,春色并年初。
事往成追计,身羁况索居。
明朝为寿酒,无奈故人疏。
短蓬载影夜归时,月白风清易得诗。
不识酌泉拈菊意,一庭寒翠蔼空祠。

一旦传烽到法宫,罢朝辞庙亦匆匆。御衣即有丹书字,不是当年嵇侍中。

料难禁得秋心瘦,生来便含凄怨。花影牵牛,银河络角,此夕凉深凉浅。

庭烟曳遍。听涩露还缫,剪风不断。儿女邻闺,横檠笑语那伊管。

寒衣曾寄千里,玉梭声共答,谁惜娇腕。落叶篱门,疏灯村巷,知否有人吟懒。

枕函梦短。把恨茧愁丝,一时絮乱。不尽缠绵,倚阑寻更遍。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
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

俯视沧溟,屏山掩映,万重松桧森然。金波滚滚,云锁翠峰巅。

书对清光浩渺,更阑显、月印新鲜。圆明聚,红霞影里,捧出洞中仙。

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高卧云轩。为丹炉无漏,颐养三千。

圣祖垂光下降,诸天举、婴子朝元。功成也,金书紫诏,常在玉皇前。

帘卷荷香,绮罗人在薰风里。谢庭家世。来作闺门瑞。象服鱼轩,占尽人间贵。应难比。蟠桃花底。一醉三千岁。

烟霞之虚兮,与子广居兮。烟霞之极兮,与子安宅兮。

归来归来兮,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晨鹊何处来,飞鸣向前除。故人在天涯,遗我尺素书。

为言长相思,梦寐同所居。所居亦靡他,上论揖让初。

觉来独怆然,淡月留太虚。蹇予临末路,世味皆泊如。

一学未敢辍,尚念客气锄。切磋与琢磨,政恐朋友疏。

自从吾子东,门乏长者车。发挥天人奥,大辩孰起予。

丹阳何高明,吾子昔所庐。南轩拂翠筠,北潭照红蕖。

蝗害非不虐,子食岂无馀。滦江固自佳,何堪曳长裾。

春风旦夕至,归哉莫踟蹰。

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

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英雄一去几千载,当年饮者今何在。

陌上家家列纸钱,孙刘高冢何人拜。

我饮本不多,兴至不可无。但恨无美酒,旋买山中壶。

山中近村味,山外多浇渝。饮灰令人山,饮败令人愚。

寄言好饮人,慎无以名沽。

白首坐中堂,屠苏最后尝。
行年六十一,非短亦非长。
眼昏字尚见,脚软策能将。
寒有衣加体,饥有食充肠。
闲无官职系,贫无私债偿。
懒惟居寝室,健或到僧房。
即死已多幸,且活亦无妨。
阴森过百步,屈曲锁莓苔。
翠色寒无改,清风时自来。
叶笼苍玉干,路入碧云堆。
吏散无公事,支筇到几回。
江上元无暑,凉风暑尽收。
鬓毛吹已短,还度几回秋。

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宁有梦,迹灭未凝神。
化蝶诚知幻,征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家人卦变作明夷,爻象分明不待推。
无动无谋终吉庆,有求有用即迍危。

江上芦花白,吟情又入秋。连朝閒对雨,八月冷披裘。

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不妨同啸傲,携手一登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