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桐

朱萼疑看九月枫,繁枝又借峄阳桐。
丹须吐舌迎风艳,绛蜡笼纱照月空。
西域应分吐石紫,寝宫可作麦英红。
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
沈天孙(公元一五八0年至一六00年)[明],字七襄,宣城人,洗懋学之女。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年二十一岁。明慧善读书,能为诗。天孙年十七,归屠隆子金枢,与隆女瑶瑟友善。瑶瑟既嫁,时时归宁,相与唱和。天孙卒末几,瑶瑟亦卒。天孙著有《留香草》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崇梵僧。
崇梵僧。
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
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
郡中遥望空云山。
君有绝艺终身宝,方寸巧心通万造。
忽然写出涧底松,笔下看看一枝老。
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
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行佛经。
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
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曲水流觞迹易陈,水边那复御厨珍。
茶烟永日看轻颺,槐火今年又一新。
邻舍未应烦束缊,官庖犹幸有舆薪。
须公更试长檠夜,賸照歌台拂镜尘。
今岁同升客,如君有几人。
青年登一第,白首具双亲。
喜气生军垒,欢迎聚邑民。
诸兄在天禄,勉去繼清尘。

日日南风送客舟,舒州才过又池州。九华云捲芙蓉帐,挂在青天白玉钩。

居越与谁语,得君宽我愁。颇惊三日别,更为一樽留。

食藿有馀味,泣河非所谋。相看抚身世,容与愧苍鸥。

新拜将军号度辽,先声宣播北庭遥。仲师壮节如苏武,肯向穹庐一折腰。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

云暗雁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

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风暄翠幕春沽酒,露湿筠笼夜卖花。

怫郁厌烦暑,稍欣夕气清。
彷徨不能寐,解带临前庭。
长林激远飚,余凉入疏棂。
白露被百草,河汉上纵横。
山气自高爽,久谐肥遯情。
羲和当此岁,振职在朱明。
金石亦为焦,况乃柔脆形。
阴泉变汤液,久颖成枯茎。
念彼市朝士,复嗟田亩氓。
徙倚待明月,徘徊步列星。
炎蒸岂不苦,复畏秋风生。
年年人自老,日日水东流。
庭芳自摇落,永念结中肠。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
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间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
扇纱窗,掩一扇抄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松陵第四桥前水,风急犹须贮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涛翻雪小停桡。

昭昭朝时日,皎皎晨明月。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

同心忽异离,旷若胡与越。胡越有会时,参辰辽且阔。

形影虽仿佛,音声寂无达。纤弦感促柱,触之哀声发。

情思如循环,忧来不可遏。涂山有馀恨,诗人咏采葛。

蜻蛚吟床下,回风起幽闼。春荣随露落,芙蓉生木末。

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

孤雌翔故巢,流星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时珍真不愧名医,医国能推即在斯。赋美凌云扬得意,人传冠玉魏无知。

柴胡桔梗何求也,玉札丹砂并蓄之。只恐药良多瞑眩,沉疴欲起莫猜疑。

名花多自洛城传,物色春工十指间。渐买姚黄并左紫,恨无伊水对嵩山。

主人妥妥多材艺,俗客悠悠几往还。惟有万竿亭背竹,霜青偏解照衰颜。

尝闻一鲤鱼,飞腾作清质。至今涵青霄,尚且浴白日。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
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
六六同颍,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
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
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涌壁千寻古面颜,仰凭天柱俯仙关。松间雕镂轩墀月,未许诗人见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