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冈诗

高冈胜虚阁,晚景澄寥廓。
遥潢浸广野,危峰柱碧落。
云过半山阴,蝉声夕阳薄。
勤勤学飞仙,海上寻黄鹤。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博览强通千载事,冥搜谬用一生心。
乾坤劫数有成毁,风月性情无古今。
君似得吾之骨髓,俗方求我以声音。
若非生处殊闽浙,把臂相邀共入林。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不见前贤畏后生,一闻君语为心倾。何时却约高轩过,重听门人说老成。

日照四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鸿蒙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
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

谏议官应重,看君此一时。书因规社上,名始赋台知。

过阙春将晚,扬帆雨乍随。江流亦东去,怀主共如斯。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日上故陵烟漠漠,春归空苑水潺潺。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憔归零落。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凌浩荡,观寥廓。月为烛,云为幄。尽百川都酿,不供杯杓。身外虚名将底用,古来已错今尤错。唤野猿、山鸟一时歌,休休莫。

不识珍奇古有之,焚琴烹鹤实堪悲。燕窝菜煮伽蓝木,不熟何如食薯丝。

西郊爽气薄西山,山下平湖水接天。十里香风荷盖浪,一川霁景柳丝烟。

玉虹遥亘星河上,翠阁双悬日月前。壮观神州今第一,胜游何啻儗飞仙。

参横斗转五更寒,春入黄堂酒盏宽。幕客更赛千岁颂,家人羊荐五辛盘。

墙头柳色见微黄,门外清溪碧玉光。已觉东风到穷巷,一畦春雨野蔬香。

石斑斑,墨浩浩,濡毫夜起批鳞草。上不以补天,下不以填海。

姑以汝为砚,犹胜弃掷空山閟光彩。噫吁嘻,呜呼!

天有时而堕,海有时而枯,精光耿耿终难渝。万年如瞬一须臾,娲皇精卫今何如。

孤馆残镫尽,矬窗落月斜。河声犹在枕,客梦已还家。

身世悲蓬转,风霜感鬓华。六千归路远,强半尚天涯。

酝酿丰年付老农,挽回凉信报诗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红。
帘卷柳阴先得月,簟横梧影早嘘风。
天公快我披云愿,万里乾坤一望中。

清风满树生,恍若伯牙情。虽无钟子期,山岩人细听。

落梅如雪雨如麻,最怕春寒是杏花。
病后不能涓滴饮,可怜芳信到贫家。
逢人怕作宣明面,为米误折渊明腰。
光阴客里深相忆,泉石家山物见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