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二首 其一

南来不觉两秋砧,览照惊呼雪满簪。平日不堪文馆冷,暮年更赋武溪深。

敢缘三已不愠色,自笑一生能苦心。安得袁丝随里闬,斗鸡走狗任浮沉。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一士千金未易偿,我从陈、赵两欧阳。举鞭拍手笑山简,祇有并州一葛强。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

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湘帘捲、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飏。

惆怅。分明仙乐,大罗天上。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

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

吏散收簿书,公馆如山居。
归来换野服,携策将焉如。
园亭极潇洒,阴森修竹下。
拂石坐终日,徒倚不知夜。
山月照我明,林风吹我清。
口诵太古文,往来池上行。
露下觉微凛,南窗归就枕。
心闲神自安,达旦得酣寝。
乱曰:懒守尔何为,日日常若斯。
为言我自尔,此乐非汝知。

饱闻胸次有云梦,语作惊澜翻舌端。

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斓。
开年惨淡阴兼雨,终日抓搔寝不安。
未可给扶亲几杖,岂能见客摄衣冠。
人言剥复相更代,频把韦编反对观。

云压溪塘小雪春,融融和气浥轻尘。山禽共作梅花梦,物性由来懒是真。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禁苑花深昼漏迟,莺声遥在万年枝。
不随舞袖歌《金缕》,却伴仙《韶》奏玉墀。
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闱吟罢倚阑时。
东风空费如簧舌,不道明廷有凤仪。

葱葱苍玉北城隈,崒嵂中天贝阙开。曲沼小桥临绝壁,丹梯碧磴度危台。

万家烟树檐前出,百里云帆海上回。游客到来忘去路,花间钲鼓谩相催。

自笑胶胶扰扰身,十年匹马走红尘。何时雪满平生屐,太华峰前约故人。

解缆匆匆别思迟,汀洲日落暮烟微。故人劝我杯中酒,慈母为缝身上衣。

几度客怀心欲折,一江秋水雁初飞。倚阑无限思亲意,底事西风久未归。

千里奔驰蜀道难,草堂宾主罄交欢。怒冠三挂帘钩上,谁谓将军礼数宽。

卜宅依寒水,朝回只闭关。见君当落叶,此地有空山。

雨歇秋仍暖,官贫老更闲。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

风雨犹疑铁骑屯,至今沙戟有遗痕。焉耆镇启沙游远,都护城悬乌垒尊。

弓挂轮台飞皎月,韧磨蒲海射晴暾。戍楼高处分襟带,山水遗经费讨论。

昔日曾闻洗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
风生水面波纹细,日上堤边树影低。
水底青天沈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何如花下退朝去,喜看鸳鸯戏石矶。

昨朝望峰峰笔尖,一峰青出群峰纤。今朝岟崥道其左,桃花色云惊所瞻。

笔尖不没千丈顶,肩腰覆抱浓如黏。其下全山骨纯紫,献疑谓照晨光暹。

余峰自碧身自露,余云自白心自骛。兹独吉贝弹松松,轻茜染之久喷吐。

明而相透层层兴,软不欲飞片片驻。五里十里缦缦华,赤霄绛霄亭亭嫭。

藏精降神灊固然,汉武南岳根株连。含阳而起可无为,司命君住司玄天。

为霖岂私皖伯国,欢喜自指书生鞭。花色蒸空又何湿,缤纷锦曳溟濛烟。

我随云行云已后,踯躅马蹄回马首。三祖塔边月茫茫,七星池晴风??。

势参吴楚云将孤,壑判阴晴云族偶。云中不入转山前,豁达秋原几培塿。

空山明月静,宿鸟夜惊呼。
叶地履声乱,霜林烛影孤。
丛岩悬坠石,野水漫平芜。
梅信今年早,凭君借一区。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