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万里两宫无路。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
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
好去承明谠论。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屋舍小山村,终然思故园。雨晴秋倚阁,月出夜开门。
好景亦时改,远人空目存。梅花未消息,行矣晚何言。
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
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招。故人知我否,吟望正萧条。
空白凝云颓不流,牧龙丈人病歌秋。寻诗北岭截珠树,老夫饥寒龙为愁。
呼龙耕烟种瑶草,若为失意居蓬岛。泓泓水绕青苔洲,鲤鱼风起芙蓉老。
浅浅池塘短短墙,眼明初识道家装。梦魂不入人间世,云雨巫山枉断肠。
人传仙迹遍东山,七峡依然在此间。棋局年深瑶草绿,药炉昼永点苔斑。
斜穿明月如珠碎,乱拥閒云满石湾。天上为霖时出峡,晴明仍伴鹤同还。
此行无复望生还,留取哀吟宇宙间。报国岂能恢汉土,遗民空自恋吴山。
清风劲节英灵在,斜日沉辉历数悭。寂寂圜扉终不悔,忠魂莫恨左轮殷。
陆家汉印吁亦绝,金窠籀文盘屈铁。斯文已矣世无传,千载得之名不灭。
何用兵家虎作符,空闻泽国龙为节。勖哉玩物古有言,愿子文章照前烈。
忽忽一杯酒,茫茫万里情。草间从放浪,异地惜身名。
词赋能华国,江湖已罢兵。凭君寄诸子,努力致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