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一宿蘧庐托,百事弁髦弃。
平生意保如,犹动沾沾喜。
我喜在丘壑,富贵非所睨。
况子好山居,泉甘野芳媚。
鹿门时上冢了不慕城市。或嫌人村远,
知一未知二。试看近市者,
事夺纷梦寐。正堕胶纲中,
辗转悮身世。举手谢逋客,
士固各有志。结羽奈已深,
坐上漫同异。山空阴绿净,
长日惟宜睡。夜半呼僮奴,
发火燃枯蒂。满纸诗已成,
文采一何丽。墨池涨玄云,
晴窗蔼微霨。自子来此山,
与山相昆弟。又将三昧手,
於焉小游戏。向来蜀之日,
往往召狺吠。逌尔付一噱,
千载息攘袂。变灭今安在,
但有山绕翠。可怜七十翁,
嬉遨尚童稚。坐闻酒如川,
留客烂漫醉。亦思翩然去,
芒屩踏初霁。就林煨短茁,
带泥落花蕊。清绝恐无分,
得已吾欲已。那堪迫暮末,
来日能余几。城外土馒头,
区区试过计。卓哉荷插翁,
旷达示可毁。
横烟下平林,闲云依袤岭。
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
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
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

公清,火戏虚。寂寂虎随龙憩。莲绽、胜似群花,缘行周济。

悟回头,真自喜。诀无为清净,自然通秘。自得、休别追求,人免不讳。

子孙入道,七祖出离地狱。子孙得道,九祖生天。如退道,累祖先。
爱承华詹尹,尽明略,更雄襟。甚潇洒清吟,半生梦寐,铜辇秋衾。莫论量,归计早,恐未容、亭扁遂初心。共道东山丝竹,风云两袖商霖。春坊桃李清阴。气干郁千寻。看他日明堂,圆杈偃植,栋宇雄沉。家近上林春早,觉桂香、浮酒动华簪。满酌一杯为寿、鲁连不用千金。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柳阴日日系渔舟,渔妇渔翁尽白头。树已半枯人亦老,更堪落叶几番秋。

仰望青天漠漠高,人生处世一鸿毛。胡笳有拍空遗恨,汉节无旄不易操。

方朔寓言兴设难,屈原忠愤在离骚。读书多费閒伤感,且向西家唤浊醪。

荒崖传有虎,飞锡径登危。
衣槲纫枯叶,餐松嚼嫩枝。
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
一夕缘何事,飘然失所之。

朔方豪杰气如虹,往佐名藩好立功。泰岳阴风吹雨黑,淮营夜火照云红。

江南亲旧多年别,海上音书几日通。投笔封侯亦奇事,草玄应是笑扬雄。

殿角鸣樯燕,山腰立海鸥。此间风物异,无那客心愁。

身世殊张祜,歌吟类楚囚。更怜诸老衲,闲坐说瓜洲。

三湘挂席去,壮志慕长风。皖口迷春树,吴头接晚虹。

烟团遥渚碧,日落满江红。最是放怀处,澄波皓月中。

野径云深杖屡幽,竹风松影共悠悠。偶来分得禅家榻,静看西山一片秋。

梦魂久结此山间,秋晚山缘得未悭。松壑出云皆绿气,石岩生月共苍颜。

天能磊砢安峰骨,我欲高歌动海澜。爱尔晨曦兼暮紫,可容袖满水声还。

何处逍遥最快哉,红莲池里白莲开。

多情舞蝶穿花去,一阵香风逐水来。

活计纵贫长净洁,平生自许少尘埃。

莫嫌无事闲销日,石上题诗扫绿苔。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逋客未能忘野兴,
辟书翻遣脱荷衣。家中匹妇空相笑,池上群鸥尽欲飞。
更乞大贤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辉。
礼佛无端撞赵州,却将知见作冤讐。
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飞水自流。

秋来无事不伤神,风物从教又一新。沙雁隔云将别浦,寒蛩覆业渐依人。

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斫轮。只有闲情忘未得,柴门还对旧松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