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诗

暖云扶绿上林柯,春去春来可奈何!远道尘泥行客少,故园风雨落花多。

撷兰溪上心非隐,种柳庄前足怕过。尚意玉堂青眼旧,肯嫌俗驾忤烟萝?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浮金峰佳气,不挂凡子目。
高人有馀清,别墅广新筑。
有怀鸿雁行,风月伴幽独。
还为稻粱谋,去傍蒹葭宿。
归飞会有时,分我一窗绿。
判虚空笔,摛锦绣文。
光腾万太,入石三分。
恶迹既被点破,只得饮气吞声。
自有傍人道不平。
弥月穷山雨,昏昏气蔽天。
南荣初见日,万瓦已生烟。
节物惊残腊,欢期减去年。
愁来搔短发,对酒且陶然。
天公要饱诗人眼,生愁秋山太枯淡。
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
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
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

高才耻作书生酸,开口论事如翻澜。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

高斋梧栝凉意好,但是雨声妨晏眠。一心默默百感内,万事悠悠孤枕边。

鸡鸣犬吠物有为,昼短夜长天上偏。起来盥栉了无作,赖此床头秋水篇。

屏风十二曲,罗列洞房隅。
双环金屈膝,四角锦流苏。
蛾眉行处隐,玉袖坐中扶。
因歌留上客,翠盖少踟蹰。

东南形胜壮兹亭,閒共孤云野鹤登。淮水寒光天混碧,钟山秀色树浮青。

空林槭槭人初去,落叶萧萧户半扃。六代衣冠埋草莽,由来富贵信难凭。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塘。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汝,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飘飘泊泊船揽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树碧荧荧,半明不灭一点渔灯。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墓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剌秋声。见希飏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

日暮骑马归,惊踏天上雪。北风吹寒沙,高树低欲折。

谁怜牛车行,来往同一辙。

尧历新开五凤云,浩然不尽化生仁。十年未觉江湖梦,一气又回天地春。

香老梅花逾蕴藉,青归山色渐精神。东风先扫溪南柳,万缕鹅黄看得匀。

采尽江蓠客未归。一湖春水碧差池。湖上高楼楼上月,照天涯。

旧梦欲凭归燕说,新愁只有落花知。独在玲珑帘幕底,立多时。

野鸟生嫌浴风池,国门携手不胜悲。故山松竹情原厚,圣代文章道岂衰。

塞上风高双雁急,江南天阔帆迟。重经净慧论诗地,七宝庄严问是谁。

只只含芦背晓霜,尽随鸳鹭立寒塘。晚来渔棹惊飞去,书破遥天字一行。

只道余成解析薪,岂知清思也能分。
子渊虽是吾宗族,断不依它制约文。

彼美人兮,河东旧氏,名姓争传。问底事蛾眉,爱才念切,改装巾帻,择士心坚。

翠袖相投,红裙难认,老去尚书已可怜。休记取,恁茸城诗句,久地长天。

只今回首当年,蓦京口、扁舟桴鼓阗。更不较顾娘,泥涂容面,羞它卞女,泪洒兰笺。

道服随身,青丝毕命,含笑章台质独捐。尤堪叹,便青楼如许,若个名全。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死灰槁本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

圣贤自古执其中,允执此中万理通。
万理由来心自得,心同方是理大同。

日入酉,净室焚香孤坐久。忽然月上满东窗,照我床头瑞香斗。

南行踰万山,复入武阳路。黎明与鸡兴,理发漠口铺。

旴江在何所,极目烟水暮。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

知君非秋胡,强颜且西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