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首 其二

醉者常百千,醒者才一二。苟或不自持,醒者亦复醉。

诸君愿正大,政好持善类。庶几纲目张,或可起憔悴。

政事如修明,盗贼亦人尔。无令贾长沙,痛哭至流泪。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北堂人去竹成阴,手泽须看碧玉林。清赏昔嫌无一日,孝思今喜有千寻。

满窗金锁日华永,遍地龙孙春意深。寄语婵娟多结实,几时当听凤凰吟。

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
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

竹西自古繁华地,况是风光九十天。红杏一枝春店雨,王笙三叠玉楼烟。

隔江灯影迷歌馆,吹岸衣香过酒船。好梦撩人归未得,拂城杨柳乱啼鹃。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芜湖小院驻皇华,江上青山正对衙。此地知君非久住,庭前石竹为谁花。

锦屏开子夜,珠履集春申。诮凤非无客,图麟合有人。

樽前摇白羽,花下卧朱轮。妙舞清歌后,幽怀可具陈。

綵旆西来横铁瓮,大江东转涌金山。

春事阑珊景渐稀,梨花飞尽柳花飞。閒门要路皆芳草,惆怅王孙独未归。

干戈馀劫数,邑里众死亡。楚氛日晦蒙,恍若初望洋。

况能辨玉石,狼顾骇且僵。哀哉畴能违,付此烈焰场。

呼嘘蔓亲邻,苦毒烦中肠。老妻卧沉沉,念我新著床。

唤起趣汤药,翼我期寿康。宁复忧其危,且为我周防。

卜稽倏遇困,卦兆非祯祥。妻命竟莫逃,苦语应难忘。

提携乳下孙,戏弄每在傍。相从绝可怜,溘先朝露翔。

我时属方剧,饮恨神惨伤。棺敛付儿曹,草草归山冈。

逝者忍长痛,来日仍叵量。阖门罄委顿,形势尤仓皇。

幸天垂至仁,坐睹日月光。诸儿遂遄起,再拜酬穹苍。

目前强自慰,药物资先尝。老身仅一息,骨立勉自强。

屡危迄就理,所赖医士良。服饵逾十旬,瓶罂竭储藏。

扶持力更无,举体皆疮疡。脾胃苦易侵,滋味多所妨。

冥冥等缧囚,兀兀类耄荒。推残甘委弃,感愤涕泗滂。

夜来秋日梦,神气殊飞扬。起坐不成寐,意与西风长。

愿言借吹嘘,濯发晞扶桑。

弓转寒溪月一湾,下临虎豹踞斓斑。
林烟开处飞层阁,云市穷头获远山。
衿佩光阴弦诵裹,舟梁人物画图间。
红尘堆案那能到,只有渔舟自往还。

初度年年菊正黄,预倾仙酝献高堂。常时梦里惊衰老,今日樽前喜寿康。

七十人生能有几,三千里外不遑将。由来令德宜遐福,还见沧溟遍植桑。

江山不受范,偃蹇散莫收。
领略得要会,聚此百尺楼。
霁色明千峰,斜阳带归舟。
堪洗北客尘,似脱南冠囚。
二子倚秋晚,岸巾送明眸。
杯寒风景切,句落云烟愁。
况我江海人,二顷亦易秋。
百年鸥盟在,脱帻行当休。

无计展眉头。秋在心头。暮天新雁起汀州。欲把远书交与寄,又怕沉浮。

帘卷月如钩。累我凝眸。离怀渺渺水悠悠。料得有人同怅望,十二层楼。

高侯妙笔生夜光,李侯正倚斗牛旁。
凄凉看尽吴山月,玉镜台前翠凤凰。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清夜将分。有酒为谁花下满,相逢轩盖暂时倾。故人情。
海棠欲睡照教醒。烛影花光浑似锦,伴君佳句解人酲。恨无声。
一拳也是打爷来,未有输赢莫放开。
割舍拍盲穷性命,觜喎鼻塌见全材。

岳下岚漪坐处深,韶光收纳养诗心。春阑已觉千花乱,院寂自闻一鸟吟。

烟散茶炉鸣涧籁,云生画壁响山琴。寻芳近日奚囊富,惟许高朋独赏音。

相逢且漫讯频频,多恐容颜审未真。乱后余生犹剩我,尊前朋辈更何人。

传家尚有青毡在,历劫惟添白发新。对坐残镫无一语,不堪泪落已盈巾。

老女久不嫁,妍媸在媒口。自道洛阳花,人笑白门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