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女

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尔家叹穷鸟,吾族赋归田。莫道荣枯异,同嗟世网牵。
黄陵浮汨渚,青草会湘川。去国逾三岁,兹山老二年。
寒鸮鸣舍下,昏虎卧篱前。客泪堪斑竹,离亭欲赠荃。
放言久无次,触兴感成篇。
何物苍头不自量,踏梅踏月上山堂。
月明幸是无痕迹,可惜琼瑶一径香。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
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汝父诚有罪,汝母孝且慈。
独不为母计,仓皇去何之。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月嶂合,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缥缈游丝堕不收,悠然庭砌绿阴稠。院凉僧少音声绝,时听敲门亦自幽。

日午庭皋一叶飞。世间莫问是和非。且看征雁傍云低。

苔上浅痕随步缓,阑前闲影任花移。不须重论古今时。

截流澌、飞虹侧挂,长空流月孤影。斜收返照蔚蓝天,蘋末一江风冷。

更漏静。罢鸣桹、停桡沙觜星光耿。疏镫夜永。似说向人间,流光易谢,夜烛游须秉。

歌舞罢,追赏良宜此景。木兰牵动绿荇。樵青唱阕斗参横,残月又斜西岭。

君莫省。君不见、芦中人老成萍梗。载愁舴艋。向牛饮溪边,羊裘滩上,别把丝纶整。

鸡声戒晓。催上长安道。宾幕雍容年正妙。人物风流温峤。政成海泳江涵,门兰剩有人闲。公事不妨行乐,春风韦杜城南。
偏宜酥壁称闲情,白似溪云溥似冰。
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武夷乱峰攒紫莲,丹房想在彩云边。分君一粟庖羲洞,閒弄明河抱月眠。

祠堂无多地,令人起叹吁。郑田侵蚀后,祊邑质交馀。

白发啼孙子,青山式里闾。公庭今得理,契券有明书。

浮世有由虚尺寸,明时无伎答涓埃。偶随青琐须高步,欲缀丹书甚寡才。

断壁云过溪笛琐,虚林雨映寺钟来。几年闲却持螯手?强为清秋送酒杯。

羲和日驭鞭苍龙,璇玑夜转行天东。鹅黄拂烟柳条短,伶伦竹声催昼暖。

金刀错落红锦丝,玉钗鬓影东风吹。芙蓉酒浓香染衣,花楼凤语黄蜂飞。

弃妾在河桥,相思复相辽。凤凰簪落鬓,莲花带缓腰。

肠从别处断,貌在泪中消。愿君忆畴昔,片言时见饶。

水郭春寒雨渺茫,歌声何短意何长。邻舟多少南行客,若个听来不断肠。

床头连日酒瓶干,旅寓何心定饱餐。
有势欲封何户易,无才刚道一秋难。
镜中咄咄容颜改,壁上行行指血残。
黄叶满庭人倦扫,恶风翻瓦作秋寒。

不肖耽微禄,久客松水湄。墓门弗亲扫,魂梦常依驰。

登第今改官,远赴楚天涯。故里难稽留,捧檄有程期。

晨兴出西郭,肃穆瞻松茨。忆昔两亲在,勤拳多训辞。

望子为良臣,勿使家风颓。儒官虽苦饥,清白长自持。

禄养已不逮,五内徒悲摧。拜罢仰墓表,欲去步迟迟。

人生孰难忘,难忘膝下时。

一盏遥飞驾谪仙,赐环兼许住林泉。梧冈凤老仍巢阁,笠泽花深好放船。

落月屋梁频夜夜,临风书札又年年。吴淞远隔三千里,携手何时共醉眠。

精舍清幽倚翠微,半岑云气护禅扉。松林风度山闻语,薜荔霜凝屋挂衣。

小雪僧归农事早,午斋客到贝音稀。最怜壁立轩窗后,蝙蝠乘秋百丈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