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龙华琳宫避暑

避暑林扉兴不穷,仙家遥借翠微峰。云间鸡犬稀人迹,石上莓苔见鹤踪。

冰簟更寻花处月,角巾闲挂鸟边松。自从心境清凉后,却笑尘中万事慵。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三径逐高低,旁通桃李蹊。凉台无六月,钓石俯双溪。

醉欲眠花下,吟来过竹西。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
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
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岁华冉冉频弹铗,秋色冥冥独倚阑。倦客吟成山月堕,征鸿过尽海天寒。

燕关寄迹还东下,烽戍惊心几北看。闻道故园青琐客,忧时双鬓坐凋残。

朔吹号寒振九关,滕神剪水下人间。琼葩乱发庭前树,皓鹤群飞海上山。

书幌不须银烛照,钓船披得玉蓑还。拥炉兀坐无佳句,对著梅华益厚颜。

修炼事,子细好铺陈。外做四肢安乐法,内观五脏倒颠因。

便是得全真。

坚守定,营壳要申申。二气合和开本性,三田搬运助灵神。

只此唤仙人。

绛霄近。借寸晷馀闲,游踪重认。向紫云深处,陶然翠觞引。

上清判袂仙缘在,尚有餐芝分。倚筼屏、酒晕香凝,月轮心印。

欢极泪还忍。念旧侣星稀,逝波空迅。梦冷江花,但赢得、夜台恨。

百年身世浮鸥影,懒更笺天问。楚魂招、枉付牙琴怨轸。

四海提封汉旧疆,敷天赤子泣高光。期声大义吞吴魏,敢据初心老邓襄。

北伐数罢龙虎阵,登闻终缀鼎彝香。一身生死关宗社,遽死凭谁问彼苍。

青青一本兰,俟时吾将采。不采庸何伤,香色终不改。

太阳颓西泛,明月生东海。日月如飞终,荣华不相待。

寄言纫佩子,无贻后时悔。

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

落木风色淡,江涵万里秋。青山出波末,飞鸟近船头。

执卷怀千古,澄心无一忧。长须此乘兴,城北是东洲。

醉别津门去,南归一日程。孤灯照水宿,近郭见云生。

剌促还乡计,迟回用世情。邻船人尽睡,倚枕独闻更。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皓月凌空照绿波,广寒宫里舞嫦娥。凭谁扫却蟾蜍影,天下清光应更多。

今朝五月十有五,十日作了八日雨。
不荐檐头滴滴声,说妙谈玄可足数。
莽草寒芦事不经,八峰深在乱云层。
只因一句鹅湖谶,直至于今有此称。
一派流泉绕坐奇,红尘不到客来稀。
含烟竹坞朝常失,当户松阴晚自移。
想有寒猿当月啸,应看孤鹤唳凤归。
火云六月流金石,绝景应须称此时。

秋夜夜未长,劳人敛衿襘。徙倚坐空堂,窅与精灵会。

落月下河梁,白云亘如带。飞萤立草头,啼螀半棂外。

对此怀百忧,惊魂逐浮芥。惨怆念同生,萧寥溯先派。

咄哉岁月流,心迹绝溪介。须臾鸡复鸣,曈昽露犹霭。

身世亮若斯,艰难叹徒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