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欲静风不息,谁家母子俱头白。闻君奉母海外还,使我悠然生喜色。
君家有母世所无,生年二十鸾镜孤。呱呱黄口始匍匐,高堂尚有翁与姑。
况经丧乱兼寇贼,绸缪牖户多艰虞。孝养能成义能教,俾君卓立恢弘图。
海潮之东朱厓北,虎皮高坐为师儒。板舆迎母就官舍,薄禄聊作反哺乌。
母为喜慰开一笑,苍天不负吾区区。解簪脱珥置学产,琼人勒石婺山隅。
春秋献祝皆俎豆,自兹庙食终不渝。五十年来冰雪操,三千里外舟车途。
鲸波鹏浪往复返,鬼神呵护良非诬。瑶池青鸟会献果,丹山小凤还将雏。
有司褒异表节行,闾里传述为楷模。呜呼,君家有母世所无,人间宁得此丈夫。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礼分虽异,孝思则同。缅怀世德,源深流鸿。
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涧石嵯岈山礧砢,涡黄潭黑龙犹卧。瀑布长飘万里风,岩云半裂芙蓉堕。
临崖撑空长松起,西林濏汨松涛里。下有茯苓千岁精,上有垂萝与悬藟。
划然双鹤忽南飞,九霄鸣声落人耳。珠树将寻少室栖,缟衣欲向丹丘徙。
关仝此本出奇诡,下笔燥硬自一体。连峰远势辨尺咫,彷佛徂徕在庭戺。
京口周纶称画史,工于临摹得其似。高楼有客为谁氏,开州使君卞夫子。
年今六十颜如童,微官自比漆园尔。大儿文学字长卿,持觞上寿歌燕喜。
松鹤天中烟雾开,夫子高楼不下来。金醴日进三千杯,沧海清浅宁问哉。
谁云夫子非仙吏,东方之桃门外至。
昼日起风花欲开,过鸿未尽巢燕来。看山巳严阳翟驾,群饯复聚梁王台。
苦云离合每不易,便醉颠倒何嫌猜。背阁碧树故袅袅,当筵哢鸟时徘徊。
不见当年艮岳盛,今日累累青草堆。
新水鱼床,小风鸥幔,依约花深处。斜阳门巷,都与流莺分住。
门外橛头船子过,听打隔花?鼓。青山前面,桥通路转,刚宜一角垂杨补。
更渔娃,红裙裹鸭,争唱侍郎佳句。可堪重问江南。
恁春来、顿迷前度。旧家溪上,谁认红泥小户。还恐仙源无处避,零落千重烟树。
雨蓑吹笛,晴矶结网,几时重作花间主。待商量,帛槌茶臼,画里从公归去。
陵谷纷纭,鱼龙混、一江春涨。回首处、平生孤介,弱躯多恙。
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锁双尖上。闭深闺、栖处似鹪鹩,齐眉饷。
行乐事,全抛漾。琴书好,休题唱。但梦吟残罢,闲愁酝酿。
痴想蓬莱弱水隔,难求缩地壶公杖。叹风风雨雨度馀年,凄凉状。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