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大年著色山前雨,摩诘无声句里秋。已是湖山无限好,更栽芦叶伴轻鸥。

好手善和羹,非才当抱瓮。加点苜蓿盘,丁宁及时种。

绢素无功法不传,几将封事达天边。青山早似含锋笔,碧雾浓如渗纸烟。

体势已超鸾翥上,契书知在鸟官前。明霞淡月疏疏见,染取成都十样笺。

煌煌太华荷,玉颜照万方。昔余乘白云,攀折日翱翔。

国风乐不淫,小雅哀无伤。恭承折降衷,好色成文章。

审声知清浊,听曲辨兴亡。吾子乃延陵,聪明不可当。

子为清庙瑟,神人久和康。朱弦而疏越,吾其继后行。

岂无他人,不如友生。邂逅相遇,德音不忘。惠而好我,示我周行。

只有看山是胜缘,青鞋布袜且轻便。天收雨脚赊今日,我趁花时遣老年。

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此来不愤空归去,旋搆新篇拣竹镌。

抖擞山边水际身,廿年重踏旧京尘。依依残梦丹阳月,兀兀轻车白发人。

谅自去来无个事,趁他花柳未分春。关津莫作谁何问,诗酒承平一老民。

洛阳三月东风起,杨花飞入千门里。只见朝萦上苑烟,那知夕逐东流水。

苑烟流水无休歇,暖日轻盈度仙阙。赵女瑶台贮綵霞,班娘团扇啼明月。

綵霞明月几沉辉,陌上行人乱扑衣。征夫柳塞愁看雁,少妇香闺懒上机。

柳塞香闺万馀里,草色连天度陇水。玉门关外雪犹飞,章台树里风先起。

谁家浪子千金马,平明挟弹章台下。头上罗巾玳瑁簪,腰间宝铗珊瑚把。

踏絮来寻卖酒家,特香坐调当垆者。当垆美女怨阳春,笑掇杨花衬绣裀。

青楼薄暮难消遣,白雪漫天愁杀人。冥冥漠漠春无极,此时惟有杨花色。

一朝风雨蘼芜烂,独掺垂条三叹息。

送客行歌出凤台,离情乡思醉难裁。故园旧友三年别,晏岁长淮一棹回。

鹭渚别来频入梦,鸥江归去且衔杯。囊空无物堪持赠,聊折寒香雪后梅。

春思已无那,如何又早秋。
偏将一片叶,飞作万重愁。
凤枕兰香细,瑶阶霜杵柔。
暗挥双泪眼,一望大刀头。

缘溪忽折俨篷舟,鳞瓦通桥妙略收。几日砂枫辞峡里,一峦烟竹记宣州。

卓坑楝子悬如镜,福院蕉阴碧过秋。萦绕何堪情绪乱,莫教好景又盈眸。

休沐相招盛会偏,宜春苑路草芊绵。重城楼阁笼春树,曲岛松萝散晓烟。

风起花香飘槛外,雨馀山色落尊前。由来杜曲多名胜,斗畔犹疑尺五天。

夜久不能寐,坐来秋意浓。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渐觉綀衣薄,欲将纨扇慵。

离离远村落,晴不见炊烟。秋水涨无岸,野舟撑入田。

天留新稼穑,人恋旧山川。不待鸿飞定,西风已肃然。

坳径石齿牙,梅枝碍竹斜。
旧封妃子墓,残觉王家里。
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
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

锁寂身如隐,幽清物向齐。忘忧经露菊,苏肺到霜梨。

白发知谈笑,朱签历品题。贤书天下望,鹊喜遍深闺。

祥兴国脉仅奄奄,海上奔亡自景炎。万里何人归马革,九渊无地挽龙髯。

心存死难应千折,事去焚香更一拈。尽瘁共怜三相国,慈元依旧对宸严。

翠筱生湘浦,谁移近白云。窥帘月影碎,当户鸟鸣闻。

简授梁王苑,竿投渭水濆。箨冠聊自适,倚杖对南熏。

九日樽前有所思,今宵尽醉莫推辞。

不寒不暖堪游处,无雨无风见景时。

漫把文章矜后代,负他黄菊满东篱。

丈夫到处且为乐,劝酒论心夜不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