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化无心敢望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馀。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双燕蹴帘飞,趁好春,炉头且贳吾醥。山翠淡濛濛,斜阳外、多少去帆天杪。
画楼倚郭,旧时留醉青蛾小。而今已渺。空尘网当门,断红粘草。
分明倦亸湘鬟,弄细蝶么蝉,送欢迎恼。梦断已三年,阴阴树、还听一声声鸟。
阑干那角,拍弦偏唱相思调。客心冷悄。看絮水苹烟,都成愁料。
烦暑正流金,长日当季夏。姊妹小窗閒,时作喃喃语。
双丸去如梭,倏过端阳假。楸枰已懒弹,对食却杯斝。
石鼎响如潮,茶烟看绕舍。榴火复薇花,景物递相迓。
蛙鼓不停声,令人几惊咤。白汗如雨挥,黄沙将人射。
虽罢火伞张,那得清凉夜。太守同民忧,讵有案牍暇。
昔岁厄阳侯,泛滥吁可怕。今幸茁其苗,转眼纳禾稼。
胡天不悔祸,鸠鹄未蒙赦。虫豸迭为灾,扑面火云下。
大地真如炉,短后衣难卸。返署未浃旬,又促星言驾。
虽灭旋复兴,吴越若争霸。宦海嗟茫茫,何时守桑柘。
尔辈尚童心,嬉笑还怒骂。我心耿耿然,好怀那得借。
因思官阁清,松萝高插架。更有《秋水篇》,千载人脍炙。
早晚凉信来,烦忧暂可谢。能息数朝间,好把归鞍跨。
蛩声荒砌吟,萤光腐草化。扫地更焚香,襟期古人亚。
此事难预期,欲言先呕哑。八闸未云遥,远隔如浐灞。
虫口有馀粮,谚语堪慰藉。薪米庆丰年,无忧珠桂价。
千里云山一棹收,西风拂面早知秋。望回彭蠡烟初合,路入严滩境转幽。
世味可能成腐鼠,海槎终拟问牵牛。松窗落月微明夜,梦绕神山十二楼。
乱枫裹江浦,遗叟步拾秋。往事不可诉,欲语生百忧。
河山倏破碎,耄眼识其繇。有云来渰浥,视我同悠悠。
千春石头水,断锁失中流。江南仗王谢,乃与鼠辈谋。
遥传故常侍,遗孽乱神州。旧京犹未覆,士气郁已囚。
藉卉今何所,六朝杂松楸。潜行未敢哭,日脚柴门收。
物化莽茫茫,草木胡旦夕。不为太华擎露盘,乃在荒岩卧烟砾。
神明浴水蛟为龙,斧凿撼山玉成石。春心乍失仙葩青,秋声遥望丛兰碧。
翻云覆雨日悠悠,百年我亦悲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