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青山忆旧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笛声追随着孤雁共同没入无边天际。
初春时节重新走在这青山道上,江面航船静静行驶,柳条犹如丝带满挂堤岸。
注释
青山: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风帆:船帆或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赏析

  王士祯善于通过时差来造成意境的虚幻,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将记忆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来,创造似真非真的效果。《江上望青山忆旧(选一》这首诗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顺治末年,诗人初下扬州不久,两次经过仪征赴金陇,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这首诗写于第二次经过时。诗中把两次见到的景物对照起来描绘,一清晰,一朦胧,一萧瑟,一明丽,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青山,在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回忆第一次经过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细雨潇潇,江岸上隐隐的青山,纷飞的黄叶,给入一片迷茫的感觉。夭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见的孤雁,悄然地掠过,又没入了迷蒙的天边;岸边上传来隐隐的笛声,似在向谁诉说,又似独自孤吟。笛声雁影,织出一派迷蒙萧瑟的意境。“迷离”这个词具有多重的意味,从表层着,景象模糊不清,乐调传得不真,这是对景物实况的写照。透过一层看,这其间恐怕更有诗人初到时,对这一带景物的陌生之感。这是当时诗人心境的写照,这种心境在今天已觉惘然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迷离”者,忘言之意也。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这两句写的是眼前的景象。阳春三月重来青山,面貌已是完全不同了,诗中只用了一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力极强。显然这是个晴朗和明媚的日子,远远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风,在平静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驶,鹅黄的柳丝挂满了春堤,在阳光下轻轻摇摆。“一”和“万”,两个数词表现力何等丰富!远处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与前面的“迷离”形成了鲜明对照。当然这幅春江图里也融进了诗人的心情。经过一年多的异地生活,诗人已消除了初到时的陌生感,他对扬子江渐生出许多的亲切和热爱,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扬州任上的工作初见成效,这一切怎不让年青的诗人感到兴奋呢?

  两幅景象写出了两种心贵时差和景差的对照,说到底是一种心灵的对照。当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观照生活时,往日和眼前的一切,远处和近处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诱人的光彩。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你喜欢

月色漾明玉,花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飘飘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暖丹田麦疗饥。莫道儒家风味薄,隔邻犹有未炊时。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青山北界大江东,了了乡关在眼中。归得一廛吾愿足,此生初不问穷通。

吾闻鸟山下,千载君子宫。云谁搆此者,柱下有遗风。

昔与韩忠献,同升事仁宗。抗节匡王度,寒岁荣霜松。

翩然返薜萝,考槃亭此中。孙子联翼翔,邦人亦钦崇。

出处鉴兹宅,眷言均帝衷。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

此际青门曾住。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瑟瑟凉风来,妾身似秋扇。
安得复炎热,相携不相厌。

归去来兮,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尘中羁绊,辗转误人多。

争似幕天席地,何处好、何处高歌。歌成了,自酬自唱,私淑老东坡。

如何还艳羡,山中起蛰,泽畔飞梭。任风驱浪捲,井自无波。

问我他年经济,关心在、园卉庭柯。逍遥乐,閒中布置,未雨剪青蓑。

十有三忠萃于越,燕台肇祀春二月。绰楔大书正气阁,敬恭桑梓事尤烈。

自从甲申遘阳九,义士累累甘死守。东西两浙霾碧血,异代精灵孰先后。

庙貌首列倪施周,蕺山寓山典型留。王余张严并迭起,磊磊名姓光九幽。

迩来妖氛炽海国,舟山血战谁最力。同时杨尉死亦惨,嗟尔微官不负职。

稽山镜水搜逸志,宗君此举有深意。莫辞得酒同酩酊,要使僝夫识忠义。

九衢马足多黄埃,高楼徙倚生远哀。酒阑挥手各归去,南望苍凉隔烟树。

诗格直如太瘦生,瑶章真似吐琼英。新蕖出水天然秀,皎月当空分外明。

古道照人惟雅意,周行示我更深情。春风到处无遐迩,不独平昌著令名。

佳日空怀古,翛然且闭关。生涯穿铁砚,残梦付空山。

学道心难惬,多文手自删。出门何所往,小立便知还。

莞政宜民有颂声,增江无事民能名。两贤共有循良绩,他日观风一例评。

同骑瘦马涉清流,浓光泼绿惊诗眸。一山却立如寡侔,二山前出成朋俦。

东溟紫云笼蓬丘,南海白日迷罗浮。天造地设知几秋,奇胜似为吾人留。

诗逢勍敌劳冥搜,居然智伯忘仇犹。

航海梯山事可疑,眼前今日看瑰奇。布韦且莫怀孤愤,秋菊春兰自一时。

阖闾城下柳,谁种绿阴成。树系浮江马,枝迁出谷莺。

朝家方用武,僧寺总屯兵。犹喜湖田熟,街头米价平。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笄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道玄关,常应物。易幽微,须默识。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刻刻兼持无间断,生生受用无休息。便归根、复命体元虚,藏至密。

短歌短,长歌长,男儿有足行四方。鞍在马,轮在车,请君莫言道路赊,安能局束长在家。

岁月蹉跎六十乘,嗟予德业竟何能。
善无一得过恒有,力尽千般志尚弘。
学易一编终法孔,反身三省死如曾。
漫嘲吾老成衰朽,定举全仁重任胜。
庙奉神龙乐施钱,薛君矫首亦行天。
为霖遍泽一千里,感梦忽符三十年。
盘馔勤勤祷祠客,桅樯戢戢待风船。
我来三酹谢休德,馥郁金炉沉水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