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的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 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的闹市。再写骑马出游的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的显贵豪门的住宅区。随后, 写所见到的显贵豪门住宅区的楼台,并以“满城风色”作比,认为有“隔”。作者在此未发一个议论, 但却表示了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
下片转写飞鸿南去。飞鸿飞去的地方正是作者家乡所在的江南,于是,禁不住对家乡的思念而“目送飞鸿”,一直望到飞鸿的影子在远天消失。作者的思乡之心便飞过了隔绝的关山,从千迭的乱云中穿过,想象到家乡可能也正是千里飞雪。下片写南去的飞鸿,进而抒发了思乡之情,表面上看来与上片表达的思想关系不大,实际上,越写思乡之切,就越使得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更加鲜明。
词的上、下两片,虽各有侧重,但又是完整的一体。两片相接,照视线的移动,由望高楼到望空中,再到望飞鸿,合理而自然。全词无议论,以形象的语言写所见、所想,再透过所见、所想显露出要表达的思想。写所想,能驰骋想象,飞过关山,穿过乱云,展现了千里飞雪的壮阔图景。
风蘤幡幡续去条,一朝欢尽负霞朝。人间赋笔如公少,借问离愁著底浇。
杨柳风清宪府深,晚凉时节自开襟。星横北斗三更柄,月转东瀛万顷金。
握节几时穷地脉,观书直欲见天心。壮怀落落霜侵鬓,谁伴单居御史吟。
人爱老张书已颠,我知醉素心通天。笔锋卷起三峡水,墨色染遍万壑泉。
兴来飒飒吼风雨,落纸往往翻云烟。怒蛟狂虺忽惊走,满手黑电争回旋。
人间一日醉梦觉,物外万态涵无边。使人壮观不知已,脱身直恐凌飞仙。
弃笔为山傥无苦,洗墨成池何足数。其来精绝自凝神,不在公孙浑脱舞。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圣主恩南土,明公起集贤。直期凋瘵后,共致太平年。
金虎分符重,文龙赐服鲜。权纲兼将相,标格近神仙。
天地三江外,星辰北极边。丹心齐出处,素志在陶甄。
请述江南事,都非大德前。但徼扶弱美,竟坐抑强偏。
无复同忧乐,徒令舞智权。平畴吹渤澥,暗室伏戈鋋。
贪暴明相训,忠良默自怜。民心随日坏,世态与时迁。
况复兵饥接,仍闻病疠缠。诛求殊未已,蟊贼转相挻。
若拟宽忧顾,先须解倒悬。久饥宁择食,多病但求痊。
一语堪惩劝,微机足转旋。已知平似水,更道直于弦。
遥想闻公至,浑如望岁然。九重天上别,百丈雾中牵。
日月明金节,山河入画船。四方初息马,五月正鸣蝉。
丰乐田多黍,生香泺有莲。岱宗标鲁地,庐岳压湖天。
水怪收崩浪,山灵扫瘴烟。欢呼麟凤出,踊跃吏民先。
笳鼓趋雄镇,旌旗覆广川。下车和气应,袖手颂声延。
膏雨侵淮甸,仁风扇海壖。忠贞真世笃,调燮有家传。
赤子皆同体,苍生且息肩。龚黄须警策,方召在蕃宣。
旧雨分携思不禁,尊前录别共题襟。舟穿北郭拿音缓,山入南湖黛色深。
小醉定寻仙姥酒,归装应载伯牙琴。洞霄览胜虚前约,剧欲相从快一临。
古来献纳重兰台,五色花笺日下裁。地切西清分雨露,文从北斗仰昭回。
铜龙晓辟黄封入,金马朝回锦帙开。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
风日清时憩此亭,吟眸望入碧云屏。金精既散虎文炳,剑水空藏龙气腥。
张祐集中诗寡和,生公台下法谁听。凭栏不尽登临兴,独喜桑麻四野青。
月夕烟朝几十春,年年依旧物华新。也销造化无多力,漫苦如今有限身。
得意引杯须痛饮,遇花倾酒莫辞频。
假如三万六千日,已是人间半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