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南的人家一般种橘树的比较多,吴地的女子经常在船上用白苎纺织。
江南的土地比较潮湿,所以生长了很多的虫蛇,人们把木头连在一起,做成竹筏,在江上漂浮。
江边村落多在亥日有集市,很多船只落下帆船,使过桥洞驶进浦里。
城镇到处长满莎草,用竹子做成房屋。家家没有水井,喝的都是江水。
长干里的人们一般在中午的时候去购买春酒,高高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两岸的倡楼悬浮着水栏杆,每天晚上都唱着南方各地的民歌,吸引北方的客人。
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各个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
注释
吴姬:吴地的美女
白纻:白色的苎麻。乐府吴舞曲名。
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饶:富饶。多。
连木: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
牌:路牌。牌位。
江村:江边村落。
亥日:亥,地支的最后一位。亥日属我国古代阴历的一部分,每隔12天出现一个亥日。
浦里:河边的里弄。
青莎: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闲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闲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
沽:买。
倡楼:倡女所居处。
水栅shān:设置于水中的栅栏。
竹枝: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风土: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桂林佳绝处,人道胜匡庐。
山好石骨露,洞多岩腹虚。
峥嵘势相敌,温厚气无馀。
可惜登临地,春风草木疏。
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
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
饥禽啄石发,强鼠堕檐牙。
应有四方客,倍怀千里家。
老松坚自若,病竹折相叉。
喜拥重衾麝,愁闻绝塞笳。
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
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夸。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
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衰怀对客便超然,病骨枝梧胜去年。
未作槌腰摩腹想,尚堪渌蚁翠蛾前。

夜色流燕树,寒霾失蓟门。予难歌白雪,尔岂妒涓尊。

日月凭双眼,乾坤阻片言。坐来心万里,忽欲问昆仑。

一骑山行岂是侯,霸陵要自莫呵休。
蒙恩君欲知轻重,曾督坤维六十州。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
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
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
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如何天不憖,高冢卧苍烟。

黑裘未敝耻书生,匹马春风猎猎轻。孤管欲收寒谷泪,空囊一泻大江声。

叔痴不负鸰原梦,僧老难忘鹤岭情。世上有人天有眼,千年终厌话荆卿。

尚忆湖边选莫愁,轻车细马一时收。但稽南部烟花籍,不筑东风燕子楼。

玉树临春夸越艳,金鞭沙市看吴钩。依然采石矶前水,相送降旗出石头。

杌隉居蒲日,艰难奔狄时。天方兴伯者,数子实从之。

岁久丹青暗,人贤简册悲。至今绵上路,犹忆介之推。

一官从府役。
五稔去京华。
遽逐春流返。
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
日际敛烟霞。
岸荠生寒叶。
村梅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
独鸟赴行楂。
目想平陵柏。
心忆青门瓜。
曲陌背通垣。
长墟抵狭斜。
善邻谈谷稼。
故老述桑麻。
寝兴从闲额外负担。
视听绝喧哗。
夫君日高兴。
为乐坐骄奢。
室堕倾城佩。
门交接幰车。
入寒长云雨。
出国暂泥沙。
握手分歧路。
临川何怨嗟。
门外春风几度。马上行人何处。休更卷朱帘。草连天。
立尽海棠花月。飞到荼コ香雪。莫怪梦难成。梦无凭。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纪里浑嫌道路长,海天云气正茫茫。行人莫道桑田改,阡陌依然似故乡。

暗忆曾游地,遥看不尽天。宿云连野树,积雨聚溪船。

故友疏三益,微官负十年。閒居成癖性,长日枕书眠。

迢递川原合,潮风大海通。沙分村径绿,波卷夕阳红。

百战威犹在,千年俗已同。清高凭眺处,草木亦思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