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描写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成都的眷恋之情。
锦江,以江水清澄、濯锦鲜明而著称。它流经成都南郊,江南为郊野,江北为市区,江中有商船。地兼繁华、幽美之胜。诗的前两句展现诗人顺锦江西望时的美景。新雨初霁,在绿水烟波的背景下,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那如画的景色十分诱人。这两句写眼前景,景中含情,韵味深长,如跳动的音符,悠扬的旋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上面写郊野景色,后两句则是由于“桥”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们对市井繁华情况的想象。桥下水入岷江流至宜宾,与金沙江合为长江,东流直达南京,唐时商贾往来,船只很多。“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时酒家多留宿客人。读了这两句,使人由“万里桥”而想到远商近贾,商业兴盛,水陆繁忙;由“多酒家”想到游人往来,生意兴隆。最后说:游人呀,你究竟选择那一酒家留宿更称心如意呢?从这问人和自问的语气里,使人想到处处招待热情、家家朴实诚恳的风土人情和店店别具风味、各有诱人“闻香下马”的好酒。处处酒家好,反而不知留宿何处更好了。
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张籍此诗,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别是后二句,近似口语,却意味深远,读后感到精警而又自然。诗人既善于抓住富于特征的一般景物,又善于抓住思绪中最闪光的一瞬间——“游人爱向谁家宿?”这样就能使一篇之朴,养一句之神;一句之灵,回一篇之运。这就是张籍“看似寻常最奇崛”之风格所在,也是诗作具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挥尽金壶墨几丸,调冰弄雪不知寒。广平铁石心肠在,更倩先生为写看。
风暖鸟鸣山馆霁。日高无事便宜睡。乌桕林头风细细。
经霜醉。满庭红叶皆秋意。
故人诗卷来天际。楼前十鹤栖双桧。难赏清词击玉碎。
如梦寐。五云回首中天丽。
欢笑真无几。才听得、流莺声老,故人行矣。一幅缃枝和泪写,多少酒边深意。
也不分、空山抛弃,独立自矜颜色好,怎春风、输与闲桃李。
襟上泪、甚时洗。
人生荣落何须计。君看我、鲇鱼上竹,冷官滋味。药省兰台吾不愿,薄宦廿年而已。
但及早、买田乡里。他日白头湖上路,好同来、结屋梅花底。
鸥鹭约、倩花记。
浮生未百年,遘乱何频数。我生未毁龀,戎马盈辇毂。
天南远行迈,十载警猿鹤。五十始衰白,甘泉烽燧烛。
六十解簪组,惨见邦国覆。出门无与语,浩歌泪盈掬。
谓当忍饥寒,即此事耕凿。如何沴气缠,薪尽火犹伏。
天运有循环,影响一何速。往返机上梭,得失一丘貉。
独怜穷海民,举步荆棘触。念昔杜陵叟,麻鞋走南北。
老病卧瀼西,犹闻两京复。渊明生不幸,甲子手亲录。
归去掩荆扉,终老守松菊。晞发最激烈,醉碎石与竹。
汐社联吟朋,题诗满杭睦。坐思荼蓼甘,暇想寒谷燠。
九源洵通衢,漏茅亦华屋。劫风何足悲,秋阳未为酷。
洗耳忧盗泉,息影愁恶木。千秋庾信哀,万古唐衢哭。
海上云霞明绣斧,人间奎壁焕图书。中兴近报王师捷,征诏行看下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