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其二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汤泉海涌气云蒸,垢去心安身倍轻。谁道圆通非外护,却因妙触得宣明。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
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嫩柳浓花围旧圃,朱甍碧瓦照春池。
黄金腰下还乡印,翠琰胸中报国诗。
乘驷长卿羞志浅,怀章公子恨名迟。
知公触事须尊主,揭榜新堂是训辞。
风亭移石竹,为客正开襟。
宿鸟过残雨,吟虫傍积阴。
故心人不浅,秋色夜方深。
便合丘中去,相招鸣一琴。
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
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
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
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美人双玉玦,素女九张机。相望帘栊密,潜听笑语稀。

晨星窥䧿梦,秋月冻荷衣。扫阁寻残舄,苔花上襻肥。

谁此设孄床,颇称我衰惰。
公事凡少休,须来默然坐。

旅雁将归禾黍收,边衣八月总羊裘。千山摇落无芳草,万壑奔腾自急流。

探骑弓刀扬远日,戍楼笳鼓动高秋。独持文教来幽塞,更览戎机答壮游。

静院深深昼悄然,几时好梦得扪天。
此生莫恨因缘浅,还有来生五百年。

冷风几夕野成秋,不觉生尘暑暗收。石马偶惊草陇鹊,水龙闲伴豆棚牛。

人行江外程初稳,虫语田间岁已遒。早稻十分晚稻九,驿涂莫放酒杯休。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
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李杜诗垂不配名,君能刻意继芳馨。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
斯文期主宜推轂,无使沉吟向外庭。

玉树双辉映,风流文雅奇。青云看气色,白雪拥窗帷。

把酒谈偏剧,探奇步怅迟。归来情不寐,明月为谁思。

望断高峰眼不花,个中仿佛认人家。情知一样青山色,才有斜阳景更佳。

行主无人能赛,姐姐更是好手。
腾身百尺竿头,打个背翻筋斗。

回首红尘已息机,云山应不负心期。晚来散步清溪上,策杖长歌觅紫芝。

更生青藜杖,长吉古锦囊。
岂无之兰馨,终少蒹葭霜。
精深师友渐,磨琢金玉相。
凛此宗姓杰,高掩汉与唐。

红粉平铺一片烟。花地花天。好寻何处开樽坐,花裀不碍枝边。

玉楼人醉否,只此堪怜。曲子悠扬度筦弦。花也嫣然。

日斜春影迷濛里,趁微风、泼到人前。罗衣飘几点,随意鲜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