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贴水:紧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乍:初,刚。

池馆:池沼馆阁。这里主要指池沼。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

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胜,承受。

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

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汉书·苏武传》: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武。匈奴诈言苏武已死。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沼泽中。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鹧鸪,禽名,善啼。

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东坡迎春景而春情动,思念妻子,作此词以怀念之。一说此词是李璟的作品,见《李璟李煜词补遗》。因明代所刊《类编草堂诗余》署为李璟所作,故《补遗》误收。应据元刻本定为东坡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酒醒草檄闻残漏,
花落移厨送晚春。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风露入新亭,看尽楚天秋色。行到暮霞明处,有金华仙刻。
孤城乔木堕荒凉,白云带溪碧。唤取水舟同醉,话江湖归日。
问讯西园,一春几何,君今再游。记流觞亭北,偷拈酒戏,凌云台上,暗度诗阄。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来红绿稠。须重醉,便功名了后,白发争休。
定谁骑鹤扬州。任书放床头盏瓮头。况殷勤莺燕,能歌更舞,轻狂蜂蝶,欲去还留。岁月易忘,姓名须载,笔势翩翩回万牛。归来晚,有烛明金剪,香暖珠篝。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
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天净山气凉,溪浑夜来雨。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

高林半长烟,好鸟时自语。烦襟得萧散,似欲忘羁旅。

何当盗贼息,比屋丰禾黍。逍遥丘壑间,鹿麋以为伍。

春风玉珂。霓裳大罗。曲江杏宴笙歌。举贤良制科。

眉庞鬓皤。文园卧疴。少年三五蹉跎。早衰残阿婆。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问东阑瘦雪,尚消得,几清明。是拆绣楼台,差池燕羽,佻巧鸠鸣。

金铃。未知系处,更苍苔、颠倒藉红英。禁断寻芳意绪,交加中酒心情。

多生。有客惜香盟。愁检瘗花铭。渐数尽番风,强扶倭堕,还忍伶俜。

阴晴。问春未准,怕到头、开落总无声。梦里催归杜宇,香车不劝逢迎。

高蹑明昌会,全收杰俊声。庆缘庚入梦,粹是昴腾精。

梁日麒麟下,周年鸑鷟鸣。门庭是谢美,襟韵七闽深。

姓字黄金榜,才华白玉京。五车经目尽,一赋未晡成。

在昔闻开泰,于时契陟明。经纶真主识,风采满朝倾。

迅击方秋隼,横骑上汉鲸。激昂孤立气,魁垒并游英。

决指西清迈,俄优左省行。尧天窥日月,汉陛右公卿。

豸脱台冠旧,轺驰使传轻。疮痍瘳物瘵,荆枳斸奸萌。

范辔归馀事,莱衣萃极荣。陋儒何幸会,庆诞适亲更。

芹块惭无补,笺毫浪有情。凉飔来翠帟,嘉气动雕楹。

潋滟千分酒,翂?万里程。祈公此心切,立欲寿如彭。

南国春时不似秋,春风肠断燕飞楼。凭君莫问空中字,一带联翩写去愁。

泉流疏已清。
原隰甸已平。
咸言祚惟亿。
敦民保齐京。

不著千狐腋,便跨千金鞍。此乐何足道,最忆心鞍欢。

老作广陵客,半岁别江干。南烹爱鱼虾,西馔列脯肝。

困坐蹇驴背,腰脚失轻安。上党天下脊,望远路漫漫。

对此重离别,亟归腊已残。妇卧牛衣中,泪不为汝弹。

儿恐复却去,兴不为汝阑。念我故人面,秉烛须细看。

故人喜我至,谈深酒屡寒。我爱兽炭红,顿忘斤力殚。

博雅侍御公,邀过同盘餐。谓言吾弟宅,虽无杜位宽。

与君同守岁,勿负良会难。请看雌雄剑,既合谁不叹。

留客无奇策,何以免疲单。但愿泥滑滑,后土无寸乾。

旧时左辖下三台,坚壁相持久不开。但欲黄金留翠袖,岂知白骨长苍苔。

两年征伐多荼毒,一旦功名付草莱。大谬最怜分阃帅,受降未了敌还来。

帘外轻寒,谢娘风絮无人见。桃花如面,肠断春归燕。

人去瑶台,只觉东风贱。湘帘卷,绿杨千线,烟锁深深院。

谁见梅花正发时,江天天雪意欲垂垂。
疏枝冷蕊春无几,断水残云意自奇。
疏影偶因明月见,暗香惟有好风知。
何人更起调羹手,莫道功成结子迟。

岁事从人问,官声转自疑。贫缘安命早,病学养生迟。

对客常求药,归装只辨诗。犹馀几两屐,未了一生痴。

十方世界一面镜,镜里看形未足真。摸著鼻头渠是我,那时方见本来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