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

帝京南面俯中原,王气千秋涌蓟门。渤澥东波连肃慎,太行西脊引昆仑。

九皇天运坤维奠,万国星罗北极尊。尧舜升平见今日,按图形胜不须论。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天骄自昔难羁縻,凭陵中夏侵北垂。秦城万里堑山谷,汉女远嫁为阏氏。

赫然武帝事征伐,天下骚动士马疲。古来制禦无上策,本朝镇抚诚得宜。

祖宗守边有良将,胡骑远遁不敢窥。澶渊之役起仓卒,当时众议何其危。

莱公庭争乃亲讨,貔虎百万从六飞。弩机暗发虏酋殒,震怖屈膝祈完归。

欢盟从此到今日,生灵休息诚赖之。中间桀骜邀岁赐,悬河之辩亦莫支。

笃生郑公为民社,一言剖决遂不疑。莱郑之功实终始,配入太庙铭鼎彝。

我生后公不及识,再拜图像涕泗洟。安得如公之人在廊庙,坐使德泽渐烝黎。

西风斜日兰皋路。碧嶂连红树。天公也自惜君行。小雨霏霏特地、不成晴。
满城桃李春来处。我老君宜住。莫惊华发笑相扶。记取他年同姓、两尚书。
九日登临双阙边,三秋感慨一尊前。
黄花若解怜多病,白发应嗟老去年。
忆昨忽叨门下召,此辰方醉侍中筵。
追欢筋力於今异,赢得新愁入短篇。

运历三元正,升平太古同。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

猗若人兮黄犊,春风荡兮瑶草绿。
犊护草兮行复止,隔林呼兮老觳觫。
眠犊背兮闲闲,仰看青天兮飞鸟还。
恍梦游兮何年,箕山颍水兮匪巢伊许。

几遍龙门点额来,青灯依旧坐书台。蟾宫有路终须到,未许时人笑短才。

闵岁宸慈渥,雩郊旷典行。重城虚奉辇,小队罢陈兵。

玉舄飞尘拥,天衣浣布成。望云欢兆姓,夹日走群卿。

礼数汤林薄,明禋汉畤轻。皇穹应有鉴,何以答精诚。

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

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徒倚阑干。青天半落三山。更白鹭洲横二水间。问谁能心叱,秋来水静,渐教身似,岭上云间。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原无此二字,兹从丁本补何常不强颜。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

征调频烦杼柚空,疮痍调护赖年丰。歌兴瓠子河流阔,浪溢蒲昌海气雄。

三辅凉风摧落叶,九重天语问哀鸿。流民安集诚何策,都在宵衣旰食中。

扪腹非经笥,中庭曝旧书。
殷生惭半豹,楚使慰双鱼。
季曲存加饭,绸缪问卜居。
欲知旋袖地,近得比园庐。
今晨日色佳,岁暄就前檐。
晴鸢盘空阔,始觉天宇严。
怡然一欠伸,双峦引遐瞻。
亭亭倒枯荷,似是浮图尖。
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
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
时运欣大造,动植悲秋霜。
自公莅中土,日令专春阳。
噬嗑垂易训,明罚遵三章。
江湖日流血,不足非杀伤。
所余已腐败,密网谁堪张。
跳梁自意外,君子安其常。
平反广孝思,千载扬休光。¤

冰箸垂檐滴渐多,眼花眩目气初和。功成尺瑞追前赋,喜兆千箱可预歌。

坐看嫩黄滋柳色,遥知新绿涨湖波。闭门积玉浑消尽,却有儿童整雀罗。

祠腊纷纷受誓忙,病夫药鼎对书床。官卑岂愿乘肥马,食俭惟知取瘦羊。

贫见客来偏快活,老逢岁尽却悲伤。雪寒一事关心切,痴女奔波道路长。

是见受时眼著屑,见如不受事犹乖。
贼身已露徒囘首,鬼面神头一处埋。

长恨飘零如楚云,梦中犹记好精神。忽逢冷艳冰绡上,叹息侯家占好春。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