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感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高耸在万里晴空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早春二月的潞州郊野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气滚动。
李克用早有饮马黄河自立为王的野心,因此他一定会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打过太行山东。
唐王朝灭亡的日子即将到来,多么希望皇上能采用魏绛的办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
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心中悲痛到极点,忽然一曲哀伤的胡笳声又从戍楼的烽烟里传入我的耳中。
注释
金桥:地名。唐属潞州,在今山西长冶市西南。事:唐昭宗大顺元年,沙陀藩镇李克用进据河北道南部的邢、洛、磁三州。朝中大臣们多数反对发兵讨李,而昭宗却采纳张浚的主张草率出兵,结果三战三败。李军势如破竹,昭宗被迫于大顺二年(891)二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罢张浚官。
太行:山名。即太行山。
朔风:北风。
饮马:让马喝水。后也有军队进驻之意。典出《左传》。《左传》中载,晋楚之战时。楚军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渭北:渭水以北地区。诗中指长安。李克用的军队早已于唐中和三年(883)与黄巢起义军作战时就曾打进过渭北的长安。
射雕:指善于射雕的人。史载北齐斛律光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射落大离,丞相属刑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诗中是以斛律光喻李克用。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中。山东: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百年徒有伊川叹:用《左传》中典故。《左传》载,周朝大夫辛有见披发人(古代戎族,有披发的习俗)在野外祭祀而预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辛有死后,不过百年,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中用此典故来喻指唐朝的不祥国运。
五利宁无魏绛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大夫。晋国所在地山西,汉、戌杂居,矛盾尖锐。魏绛主张“和戌”,并举出其“五利”,被晋悼公采纳。施行后晋国出现了“修民事、田以时”的太乎局面。诗中用魏绛事隐曲地批评了对李克用的讨伐用兵。
笳:胡笳,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乐器。
戍烟:边防戍楼用以报警的烽烟。

赏析

  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 。《唐诗鼓吹评注》谓 :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克用占据邢 、洛、 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用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就在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今山西长治西南)时被杀。李克用的军队乘胜纵兵夺掠晋、绛、河中一带 。百姓家破人亡 ,赤地千里 。大顺二年春正月 ,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 。 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于此,写下此诗。

  首联“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的意思是: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目之所见,体之所感,丝毫没有春意。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

  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用典,是古典诗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诗中过多地用典,往往会弄得诗意晦涩难明。《金桥感事》虽连用数典,却不觉难懂。诗人正是在曲折变化中,贴切地表达了难以直言之隐旨,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题旨亦因之更为突出、鲜明。“饮马”,是用《左传》故事。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因为李克用的军队,早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与黄巢作战时,就已打进过帝都长安,故说“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人在野外祭祀。披发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忧虑。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睬,死后却备受赞叹,这根本没有作用。肺腑之言,泻于毫端。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的政治效果。这句,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中以情景交融之笔结束全诗。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哀笳一曲,戍烟四起,在这般战乱凄凉的环境中,一位“惊时感事俱无奈”(见其《重阳日荆州作》)的诗人,独自忧愁、感伤。胡笳,是一种乐器,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这里用一“哀”字状胡笳声,不仅把客观世界的声音同诗人主观世界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暗示着这次战争的失败,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戍烟”,戍楼的烽烟,与在太平时节的缭绕炊烟全然不同,给人一种动乱不安的感觉。二句十四字,把情、景、事,声、色、形,熔铸于一炉,真是极尽精炼概括之能事。

  全诗情感激越,悲愤凄怆,诗人的忧思愁绪,在诗中层层推进,千回百折,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心潮起伏。

创作背景

  公元890年(大顺元年),朝廷发兵征讨藩镇李克用,战于太行山一带,三战三败。次年,诗人在潞州金桥(今山西上党)凭吊战场,写下此诗。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清明晓赴韩侯家,自买白杏丁香花。
雀眼涂金银篾笼,贮在当庭呼舞娃。
舞娃聊捧笑向客,不顾插坏新乌纱。
朝来我舍报生子,贺劝大白浮红霞。
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谑一似渔阳挝。
袒惕击鼓祢处士,当时偶脱猛虎牙。
褊衷不容又何益,鹦鹉洲上空蒹葭。

仲蔚门深远市尘,隐居何用叹清贫。薄田岁岁聊供祀,先垄青青只近邻。

夜织灯前催妇早,晓书帘下课儿频。林泉兹事仍堪乐,犹胜支离笑此身。

尽敛千眉入酢罂,眉尖有事也分明。东陵鸡漫催人起,阳羡鹅容载我行。

乍喜青天遮两眼,唤谁白日打三更。南邻酒伴差相识,鹤颈截来短亦鸣。

虎林胜槩闻天下,城外城中总堪画。一峰最近是吴山,传道渠家好台榭。

其间非藏玉与珠,剩有万卷牙签储。短檠静夜乐讽咏,小轩永日忘饥劬。

寸阴那肯轻抛掷,及此少年勤致力。无暇岂窥董子园,不贫宁凿匡衡壁。

逢疑必辨理必穷,务使曲畅仍旁通。知行兼该造成德,到此始克收全功。

古杭人物冠江浙,况乃才华迈同列。五策风檐历历陈,一枝月桂高高折。

守令为坊立宅边,新题钜扁笔如椽。比邻多少连居者,若个生男似尔贤。

鄱江细壤如凝脂,陶成小炉圆净姿。
色含三秋玉沆瀣,韵压六尺金狻猊。
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
心清闻妙游无方,万石只在吾家傍。

猗欤太史诸王孙,生绡画出昆仑根。枯槎菌蠹厄野火,溪园秋雨琅玕繁。

天寒岁暮碣石蠹,囊书日见玄云翻。持向故山茅屋底,倚看屈曲大江奔。

门有车马客,清晨过衡门。一见知旧识,倾盖停高轩。

延客中堂坐,殷勤听嘉言。问讯来何处,答云家平原。

离乡三十载,丧乱今谁存。暂逢同骨肉,相见如梦魂。

交欢展华宴,适兴奉清樽。冰鲙切鲜鲤,蕙肴杂芳荪。

中情既相洽,密语方细论。冠冕岂不贵,簿书亦已繁。

蝇营与狼顾,昧者竞驰奔。蛾以灯自灭,玉同石俱焚。

人生若朝露,富贵如浮云。今我不为乐,晨兴忽已昏。

持杯各倾倒,感子意弥敦。驱车出门去,林月照东园。

崇阿抚神秘,微风扇和淳。灵雨既云沐,品汇区以陈。

兰苕擢中沚,葩萼媚芳辰。散怀得真契,引觞答熙春。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梦似旋螺宛转生,琴操声变感残形。从今述酒须无语,自读离骚且自听。

十月黄花开满篱,人人都道不逢时。虽然已过重阳节,开也迟迟谢也迟。

梅阴渐密雨晴时,静看花砖日影稀。
向晚啼鸦来又去,上林知占那边枝。
百花梅花赋,声名出渚乐。
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
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燕子来时春政好,御园剩拆海棠花。
如今翠辇游观少,一片东风属道家。

浩歌排两脚,蒙里横天涯。

绣日添汉宫,书云纪晋观。
山家独奚为,刚肠占易彖。
幽人意欣然,起坐视晴汉。
大化回初阳,漫漫今已旦。
川泳有游鱼,云飞见翔雁。
滞留本何心,永怀发孤叹。
诚哉利攸往,观辞思过半。
倒握毒蛇横古路,背骑猛虎舞三台。
收来放去无多子,铁眼铜眼被活埋。
口念木瓜医脚气,纸画锺馗驱鬼崇。
一生若解和罗槌,日日吃酒日日醉。
九折岩边下马行,江亭暂歇听江声。
白云绿树不关我,枉与樵人乐一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