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纳吾家古朴城,祗将顽钝学痴兄。知君不误真衣钵,付与溪山执屦行。
每当和煦日,径造赏春台。为与岁华约,非因歌舞来。
乾坤从白发,节序且红梅。转径寻花发,凭轩数雁回。
日斜云故拥,地煖气仍催。彭泽羲皇意,河间礼乐才。
激昂还玉笛,烂熳有金杯。坐待中天月,长风雾巳开。
卖鱼换酒对嫦娥。且高歌。约略藕花稀处、冷萤多。采莲人去么。
两三村落水如罗。柳婆娑。若是一秋风雨、著烟蓑。认他张志和。
架木浮水中,略彴通孤岛。扶疏花影反,泼刺跳鱼小。
风月所得多,经营信云巧。隐几寂无人,朱兰萃幽鸟。
翠琰盘螭近玉题,芝书光彩贲雄辞。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
殿前对策士如墙,我对山人说坐忘。岁晚单衣祇自短,愁来白发有时长。
山中蜡屐晴犹著,石上朱弦雨更张。有客江边期不到,只今秋日转凄凉。
山容凉雨洗,湖色远天空。漾演送孤棹,飘飖乘好风。
浴来鸥鸟伴,穿尽蓼花丛。指点伊人处,江桥几度通。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