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浅原见桃花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细雨纷纷,桃花随着雨点,四处飘飞。一半落入泥中,一半随着溪水漂流。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对燕子,衔来几瓣桃花,放在画梁西处,反复品味。
注释
敷(fū)浅原:古地名,《尚书·禹贡》已有记载,但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则历来有异说,不过,都认为在今江西境内。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一说在今星子县,一说是指庐山。
碎红:指桃花的落瓣。
逐:被水冲走。
画梁:有彩绘的屋梁。燕子筑巢于梁上,故云。也有版本记为“杏园”:指庐山董奉杏林遗迹。

赏析

  这首诗为即景之作,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桃花凋谢飘散本为常情、常景,作者却能写出一个新境界,让和泥的花瓣随飞燕登上画梁边,令人惊喜。全诗笔调明丽,情韵悟适,布局精巧,观察细腻,联想自然,颇堪玩味。

  诗人在敷浅原所见的桃花,并非阳春烟景中盛开之花,而是花期已尽时的落花。落花总是报告着春将归去的消息,因此诗人看花时节当是暮春。春去花落,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笔下,或则描写惜花、怜花的心肠,或则发抒惜春、伤春的感情,情调多是低回凄婉、哀怨悲切的。然而刘熙载说:“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艺概·诗概》)诗人在这里即一反常情,自出心裁,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残红的另一番风韵。

  一二句的描写很精彩,在那“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季节里,桃花身不由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所以说“桃花雨”。这是从李贺诗“桃花乱落如红雨”句化出。待雨过天晴、清风徐来时,那些花瓣(碎红)又都被风扶起,飘拂纷飞,蒙蒙乱扑行人面,来与人亲近,逗人喜爱,妩媚之极,动人之极。舞罢以后,才悠悠下坠,“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随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写得极有血肉,极富灵性。

  如果说诗歌一、二两句主要是侧重从人爱花、人惜花这个角度来描绘意境,展开诗意的话,那么,诗歌三、四两句则是从燕惜花、燕爱花这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发诗人的情思。一、二句流露悲伤、凄切之情,三、四句表达惊喜、庆幸之意。正当诗人为桃花流水而发愁的时候,正当诗人为桃花染泥而担忧的时候,不知从哪儿飞来双双燕子。它们也懂得陪春怜香,它们也懂得呵护美丽,它们将那些凋零在泥地上的花瓣小心衔起,然后轻盈起飞,落到人家华堂,画梁西畔。燕子多情,衔花上梁,筑巢相伴,备加珍惜;桃花有知,化为燕泥,与燕相伴,无怨无悔。花与燕,交相辉映;情与意,相生相随。燕子是有灵性的,有情趣的,它们想留住桃花,留住美丽的春天;桃花也是有灵性的,通情意的,它们虽然凋零破碎,但还是找到了安身之处,栖息之所。它们应该感到幸运。诗人描写飞燕惜花,花有归宿,其实是在婉转表达自己的怜惜之意,呵护之心。“何处”是意想不到的发现,是扑面而来的惊喜,也是情不自禁的激动。“一时”是敏锐的发现,快捷的反映,还是担忧、顾虑,这些可爱的燕子啊,生怕桃花被污泥浊水玷污了,一下子把它们衔起,存放在画梁之上。“画梁”一词暗示华堂之上,雕梁画栋,彩绣辉煌,燕子在这儿筑巢定居,桃花在这儿遇到知己。桃花原本是美丽高洁的事物,当然只能存放在这些华美尊贵的场所。这种安排,体现了诗人的爱心和智慧。如果诗歌结尾不是写燕子衔花飞上画梁之上,而是穷苦人家的破屋朽梁,这可能就要委屈了桃花,摧折了桃花。细微之处见匠心,诗人的确是用心良苦,爱心感人。

  该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刘次庄这首小诗布局精巧,构思别出心裁。从诗中可见诗人热爱大自然,观察细致入微,对风雨、落花、溪流和燕子都充满爱意,而且心情平和,得《庄子》濠梁间趣。

创作背景

  刘次庄性格刚直耿介,敢于说话,与权贵不合,所以在朝廷前后四次做官时间都不长,仕途不得志。他曾经被贬为江西漕运。据《江西通志》,刘次庄“谪居新淦,筑室东山寺前,俯瞰清流,自谓有濠梁间趣,因号戏鱼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此间。至于敷浅原的确切地点,后人已经不甚了了,说法不同,但都是在江西境内。
刘次庄,字中叟,晚号戏鱼翁,北宋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七年(1074)赐同进士出身。
  猜你喜欢
参差草树连巴国,依约云烟绕楚台。
新巢故国两依依,似与春华秋叶期。
雨过池塘得泥近,日高台榭卷帘迟。
秋千节後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
双侣多情拟凭杖,小牋封就碧云诗。

极目洪波渺,轰轰浪接天。江心分殿宇,敕赐号宁渊。

日照山如画,云浓小似烟。休寻蓬岛地,只此水中仙。

窗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雨阻游南步,泥留逐北情。
稍看飞雾断,复作远山横。
野润膏新泽,楼明纳晚晴。
归宜有佳思,纱帽压香英。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日高丈五尚酣眠,心下无愁不管天。
野蔌山肴酬白醑,乾柴净米煮清泉。
不须求仕如藏用,且自烹茶学玉川。
时策短筇松竹下,清閒便是地行仙。

心折半生行道路,眼明今日见茆茨。梦魂犹在风波处,月黑江喧下缆时。

鸠鸣兮屋上,雀噪兮檐间。
百鸟感春阳,有如动机关。
雄雌相呼和,日夕聒聒不得闲。
如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
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
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
奈何人为万物灵,不及草木与飞翾。
自从春来何所觉,但怪睡美不觉白日高南山。
行逢百花不著眼,岂念四气如回环,
却思年少忆前事,虽有驵骏难追还。
奈何来日尚可乐,曾不勉强相牵扳。
渌酒如春波,黄金为谁悭。
人生一世中,一步百险艰。
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

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回廊曲槛别人家,征鸿外,风冷夕阳斜。

灯暗鼓三挝。望中烟隐树、月笼沙。白云如梦绕天涯。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

季春八锁闱,土青芽未寸。渐复槐枝暗,鹯殴纳鸠遁。

满堂皆彦英,末座寄顽钝。朱紫目为眩,反覆心亦困。

仰屋偶欠伸,放笔才一饭。单绪少党亲,愚者昧恩怨。

自任平生怀,岂为他人劝。丈室忽托想,风堤吹马喷。

徒有遥山青,隔城不自献。静极远嚣来,髣髴杂裨贩。

今朝始纵步,妻孥迎问健。坐看转夏阴,掩户散无闷。

宁就荫,不试文。好羸马,不入群。会昌一品集,三唐进士皆不及。

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

莲花峰下天香树,吹老西风几度秋。僧宝真同洪觉范,诗穷我亦孟参谋。

文章宇内千年事,身世江湖万里舟。甚欲相期石桥路,更须同访羽人丘。

黄鹄山头云满树,黄鹄山下风生渚。高人独立天地间,手把幽兰洒春曙。

忆昔天门金榜开,谈王说霸称奇才。清名倏忽响中外,迅雷海上随潮来。

奎璧文光射箕尾,照耀湘衡数千里。笑骑海月拂天星,散落明珠满秋水。

天风吹作箫韶声,五色云中凤孤起。凤兮凤兮云汉章,岂弟君子不可忘。

我欲荐之太古上,酌以玄酒梅花傍。

和戎汉明妃,亡吴越西子。鬼妾赐元臣,孰受卢弓矢。

破帽多情却恋头,草残丝断素尘浮。烟笼长是煎茶日,风落多逾把菊秋。

顶漏疏星窥短发,檐垂缺月露双眸。桃尖楼子青罗辨,相对宁知故旧愁。

金鸡山头金鸡驿,空庭芳草平如席。
瘴雨蛮云天杳杳,莫怪金鸡不知晓。
问君远游将底为,脱粟之饭甘如饴。

半袭疏篱老树村,数声吠犬过柴门。逢人尽说田禾好,喜见农家笑语温。

何而不感。遂赋此呈燕五峰。
帆卸西湾侧。望康庐、老峰面目,旧曾相识。岁岁滔滔江浪远,回首暮云空碧。今想见、发痕全白。眠鹿矶头茅屋烂,问草堂、谁管真泉石。还更有,青牛迹。
老峰点首如招客。道十年、玉斗窗间,两成疏觌。赢得老夫谙阅世,不作少年太息。看雨余、依旧青山色。汶上归来重过我,最峰头、新长芝堪摘。分半席、共横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