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司园亭 其一 西园

仙化二十四,境远难遍探。锦城使君园,雅与云洞参。

回光试一览,紫翠绝西南。池映金波静,花沾玉露甘。

丰稷(1033—1107)北宋官员。字相之,谥清敏,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祐四年进士。历官谷城令、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奏劾蔡京,转工部尚书兼侍读,改礼部,尽言守正,积仵贵近,出知越州,蔡京得政,贬道州别驾、台州安置,除名,徙建州卒。
  猜你喜欢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刀笔素推高,锋芒久无敌。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
田园顷失计,资用深相迫。生事诚可忧,严装远何适。
世情薄恩义,俗态轻穷厄。四海金虽多,其如向人惜。
迢递朗陵道,怅望都门夕。向别伊水南,行看楚云隔。
繁蝉动高柳,匹马嘶平泽。潢潦今正深,陂湖未澄碧。
人生不得已,自可甘形役。勿复尊前酒,离居剩凄戚。

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鸟因择木飞远还,云为无心去更赊。
盖世功名多龃龉,出群才业足咨嗟,
浮生日月仍须惜,半老筋骸莫强夸。
就此岩边宜筑室,乐吾真乐乐无涯。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华佗囊书久已焚,思邈玉函秘不闻。从医火攻固下策,遣化饭香方普熏。

触人正自坐愚直,学道今当输拙勤。勿言将智耄已及,后死或可与斯文。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一更更、滴篷凄雨,天涯人自消受。倦游谙惯江湖味,禁得病怀僝僽。

吟未就。伴孤影幢幢,飐幕镫花瘦。离魂暗逗。又禁火年光,看云心事,迸入夜钟后。

还山约,过了春鹃啼候,轻帆依旧孤负。廿年社燕秋鸿迹,多少泪华沾袖。

君信否。便烧烛联床,不是寻常有。蘋花十亩。要药裹商量,书奁料理,垂老镇厮守。

早潮暮潮时往还,大浪小浪波涛间。一声呕哑涉江棹,十里涳濛回首山。

水寺无人僧定稳,仙岩有路鹤飞閒。菖蒲花发便须去,居此不难凋玉颜。

蠕息皆吾侣,鲲鹏固不交。有时冰串释,歘尔泪珠浇。

酬物唯三径,从天付一瓢。空林桂花发,何有小山招。

一色凝云合大和,定知宜瑞不宜多。
饥餐乌昧世皆是,饱进羊羔人几何。
抢地折腰纷岸篠,撑天强项独庭柯。
留君待放晴光出,同步春风十二窝。
我怀蓬岛之仙人,骖驾朱凤骑紫麟。
瑶池清宴接谈笑,误落尘寰经几春。
青童昨夜传书至,中有琅函洞章字。
洞口桃花似旧时,门外孤松发新翠。
椷书欲报碧云远,薜叶女萝若在眼。
方平倘会蔡经家,为报扶桑水清浅。

还归凤阁掌纶丝,况尔风烟静四陲。海上乘槎无博望,关中置驿有雷时。

羽书己报荆襄复,饟运休嗟蜀汉迟。圣代秘书皆宰辅,扶摇九万起天池。

寒云漠漠护墙阴,潇洒梅枝出竹林。
影落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
几恁水驿传芳信,祗许沙鸥识素心。
回首孤山千树远,扁舟乘兴梦中寻。
金陵山势如蟠龙,金陵美酒玻璃红。
对山酌酒却歌舞,坐笑前辈何英雄。
六朝遗迹漫烟雾,凤凰台上秋无数。
斜阳巷陌燕子飞,秦淮西下长江去。
人生此会不偶然,眼前兴废何须言?丈夫事业要磊落,比较琐屑非高贤。
我知欧阳乃奇士,乔木故家良有以。
文章五彩珊瑚钩,肺腑肝肠尽经史。
盛时仕宦三十年,东吴西楚情翩翩。
解衣推食待豪杰,气义浑厚无雕镌。
明朝乘兴过南省,鹤背秋声破秋溟。
紫薇花对明月高,呼吸湖光数千顷。
书生潇洒未有家,拟欲结屋青山阿。
故人若有岁寒约,为我载酒寻梅花。

云鬓斜分玉指尖,妆成小立影廉纤。痴情细嘱红襟燕,衔取春愁出绣帘。

雾縠冰纨称体裁,春兰秋菊一时开。芝田馆外盈盈水,荡尽人间八斗才。

戏马台前范增冢,英风千载行人竦。冢中宝气腾光芒,识宝贾胡心为动。

筑室潜谋二十年,一朝凿井穿其垄。畚锸才深四十尺,乃有石盘青巃嵷。

四旁牂杙大十围,各施九十森环拱。石穿棺翣更分明,漆光可鉴刚而巩。

斲之不用挥金椎,白骨俨然全顶踵。宝剑未化横苍虬,金玉辉耀气交拥。

贾胡致富须臾间,弃骨沟中宁愧恐。平原无色鼓角悲,山鬼夜号川泽涌。

太守陈公英俊才,慨叹奸偷吾所统。亟呼五百取群盗,械置狴犴见仁勇。

伤哉亚父天下奇,鸿门高会真危机。火龙飞起实天意,拔剑起舞空尔为。

风云变化失隆准,玉斗一碎山河非。如公明义古亦少,发愤乃作彭城归。

六合茫茫汉疆土,厚葬何人诚可嗤。君不见骊山牧竖遗烬酷,不如王孙裸葬良亦足。

别墅生涯富古今,凝流梦卜若追寻。
一封细札三家市,万卷新书四海心。
北阙龙吟清昼永,东皋猿啸白云深。
满怀经济今休靳,闻道苍生渴傅霖。

亭亭宝盖紫云屯,域内群山此独尊。白鹭池高天作鉴,苍龙峡静帝为门。

读书台已称今古,遗俗人犹诵状元。八桂尚留风土记,忠言谠论至今存。

名隆五岳,秩映三台。严祠已备,睟影方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