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殿丞西京签判

清白世风存,王公复有孙。
挺生如玉树,不竭似淮源。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
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贱子志丘壑,敢怀要路津。偶乘风云会,冀拯凋瘵民。

误被圣主知,坐期功业新。飘零继三黜,奔走亦已勤。

生还鲸海中,仰荷皇天仁。不然铄金口,何有鸿毛身。

当从玄豹隐,无复尺蠖伸。感叹魏公言,愿使为良臣。

瘴地人忧我莫支,人虽危我我何危。
元来忧国不怕死,非为捐身要出奇。
肯怨江山千里还,幸逢天地一时知。
孔光张禹人无笑,禄位输他善保持。

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陶镕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当时有君无著处,即今遗躅犹相思。醒时兀兀醉千首,应是鸿濛借君手。

乾坤无事入怀抱,只有求仙与饮酒。一生低首惟宣城,墓门正对青山青。

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沈沈呼不起。锦袍画舫寂无人,隐隐歌声绕江水。

残膏剩粉洒六合,犹作人间万馀子。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我昔南行曾访之,衡云惨惨通九疑。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终嫌此老太愤激,我所师者非公谁。人生百年要行乐,一日千杯苦不足。

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

红尘难得安棲处,借屋三间委巷深,
地僻喜无车马过,官间不废编去寻。
傍墙幸有数竿竹,护笋看成满院阴。
须信朝大为大隐,心无事累即山林。

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长为寻幽爱远行,更于幽处觉心清。祗园树老知僧腊,石壁诗存见客名。

望入楼台皆罨画,梦惊风雨是秋声。人间亦有无生乐,化外虚传舍卫城。

天书捧出大明宫,拜命南征使节雄。舟解御河杨柳绿,路经山馆荔枝红。

七闽人士沾时雨,一代文章复古风。未许江山久留滞,还期白首梦非熊。

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桂馆连云迷望景,凤箫吹月蔼高楼。西风拂拂寒光薄,到处朱帘不上钩。

冶歌人去百年秋,老树依依动暮愁。柳七魂从残月吊,春三节爱画桥游。

鸡台风雅淮南尽,蚕尾诗篇海内收。宝带河湾重回首,玉箫呜咽旧江楼。

洞壑回千叠,行行兴不穷。云添短鬓白,花映老颜红。

峭壁稀人到,仙源有路通。飘飖更深入,始觉脱樊笼。

君不见莱公酣歌彻清晓,银蜡成堆烧不了。
又不见齐奴帐下环佳人,平生爨蜡不爨薪。
南园花蜂巧心计,祗为渠侬照珠翠。
生憎诗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
欲学凿壁衡,邻火夜不明。
欲学囊萤车,十月霜无萤。
人生穷达真有分,大钧高高不须问。
起来摩挲莲叶真人图,还有青藜老杖照我无。

花雨燕泥香,绸缪牖户傍。昔移唯破砚,今徙益匡床。

赋草多鹦鹉,衣囊少鹔鹴。自能贫任侠,孰谓醒而狂。

杖藜徐步小园春,一日千回不厌频。野雉伏雏随处有,公然都不解惊人。

宵征蓐食戒归轩,黄发青衿夹毂奔。往日尘埋徐孺榻,行时客满翟公门。

谁云贵贱交情见,自觉浑庞直道存。疏薄曾无分寸补,真惭双碣列江源。

风骨飘飘老地仙,平生足迹踏云烟。世缘掷去心无累,俗客魔来道愈坚。

诗调尽飞尘外语,琴声浑扣指中禅。梦魂不识三山景,咫尺仙凡秖自怜。

紫燕低飞不动尘,黄鹂娇小未胜春。东风绿遍门前草,暮雨寒烟愁杀人。

当时侍坐谈玄客,今日到门灯照灵。重对画眉魂或返,每看遗稿泪交零。

西门旧路花应眉,南国新阡草易青。无限越吟招不得,纸钱风急树冥冥。

不爱三公汉禄荣,一丝风月许多清。
只将节义高千古,岂钓人间利共名。
九里花田地。

吾闻昆崙之山高通天,天柱折后岂复然。我欲叩帝阍,何不穷日继月陟其巅。

乃复拉酒星,携太白,与之大醉河汉边。然后乘槎归海上,胡自郁郁年复年。

沧田不久留,人生徒尔忧。君不见秦皇汉帝如行客,关陇之间多山丘。

吾不知天为高,地为厚,生而肥,死而瘦。床头一杯酒,朝朝暮暮在吾手。

若使海水能醉人,日与冯夷结良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