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郡府猿声外,旌旗鸟道边。
楼高出楚塞,烟霁识巴船。
襦绔嗟来暮,簪绅惜外迁。
皇仁矜远俗,非谓意疏贤。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万古风烟满故都,清才搜括妙无馀。
可中寄与芸香客,便是江南地里书。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水从吴尾入湖流,身到江南第二州。故国旧交应笑我,十年飞雪上人头。

黄岩号难治,能者治何难。
桃李民心悦,风霜吏胆寒。
公行无不可,私请莫相干。
三尺儿童辈,皆知好长官。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

青霄健翼几徊翔,蜀水燕山道路长。司马旧游题柱晚,子瞻新命揽衣忙。

亦知机巧非公事,可独文章与命妨。南省北扉灯火夜,向来清话正难忘。

俊老三阶后,高华四纪中。
朝廷用文治,廊庙得才雄。
鸡树前阴改,鱣庭旧跡空。
生存华屋处,零落恨无穷。

江东门外大江头,古渡微茫接远洲。月窟殊方通上国,云帆大舸满中流。

垂杨芳草三春暮,红蓼黄芦两岸秋。顾我济川才思少,几回临想兴悠悠。

河浅舟行涩如棘,南望道中悲行役。两行杨柳青如染,百里湖光明可挹。

湖边渔翁头不梳,清晨小舟来卖鱼。同行不见论文友,隔岸犹寻卖酒垆。

独行芳草春如许,石矶雨过无尘土。小童宦久能吴歌,家山渐近闻齐语。

湖中鸥鸟应怜吾,似识当日旧陶朱。归来欲拟陶潜赋,客游休作鲁连书。

去去来来不系舟,至今师渡几时休。洗兵岂是天无雨,尽逐黄河入海流。

晓霜光里寒凝木,牙旗闪闪前山麓。锦臂雕弓美少年,半醉流霞红映目。

朔云惨惨风䬟䬟,呵指敲冰饮紫骝。盘马弯弓好身手,壮气真欲拿蛟虬。

前有啼狨后猛虎,从容一发千钧弩。叠双命中不单杀,毛旋如风血作雨。

或击或刺或空拳,健儿有鹿鹿满肩。草中狐兔敢窃发,宋鹊突起韩卢前。

传箭罢围先数获,谁往南山射雪额。碗酒光摇玛瑙红,当筵又舞神亭戟。

亦欲依家耳,衡门斗极边。乡心征化鹤,宦径跕飞鸢。

白日抛书送,青山拂槛延。风流自无已,忆上五湖船。

潇洒吴山县,居民近百家。
孤城连阜起,小市枕溪斜。
土润宜栽竹,泉甘好试茶。
公馀无一事,何处息纷华。

倚阑吟不就,看剑老相催。鸟逐孤云没,帆从别国回。

鲁连惟有死,王粲不胜哀。回问依依柳,秋声何处来。

春红落尽雨霏霏,为怯轻寒尚夹衣。
村路每於泥处滑,乡音渐与市人非。
护蚕溪女条桑去,抱布山翁换米归。
世味尝遍只如此,几番甭梦落渔矶。

推愁不去竟何如,欲鼓庄盆懒有馀。赖是此□犹解事,避人对客与观书。

不是无情,忍埋没、文章光价。算海内、斯人一去,知音者寡。

费我十年鹦鹉赋,误他半世鸳鸯社。问这般、相累是谁欤,微名也。

道韫姊,毋惊讶。蹇修辈,烦传话。从今休许我,曹刘沈谢。

痛定始知才是祟,悟来深信缘都假。卷吟笺、交付祖龙灰,贻泉下。

晓起娇姿正向东,黄昏转对夕阳红。倾心只解趋炎势,枉负滋深雨露功。

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不以名称称鲁公。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陟陟滕王阁,悄然啸孤怀。寒鸟伴衰蒲,犹泛秋江来。

枯榆不择波,疲鸟不择栖。宛宛王侯门,寒云翳雕题。

四郊桃李颜,迎向丈人开。桃李对春言,今是伤昔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