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言语多了会导致事情失败,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严密。
河堤溃决从蚂蚁在堤上筑巢开始,山陵崩坏从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缓缓细流可汇成长江、汉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说坏话和不正派会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阳。
华丽的言辞不会有丝毫的诚意,外表华丽纷繁不会有实际的内容。
几个人有几条心,又怎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也就信以为真;胶漆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解脱掉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所忧虑的事情实在太多;只有长眠不醒,才会对万事毫无知觉。
注释
临终诗:临终之时所作的时,也叫绝命诗。
言多令事败:孔融“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常对宾客高谈阔论,并数与曹操争执(见《后汉书》本传),遂被曹操党羽郗虑罗织罪名下狱,此即所谓“言多令事败”也。令,使。“事败”,指被捕下狱。
器:用具,这里指容器。苦:苦于。不密:指容器的缝隙处相接不紧密。
河溃:河堤崩溃。蚁孔:蚂蚁穴。端:开头,引申为缘由。《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后汉书·陈忠传》:“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坏:崩塌,倾倒。
涓(juān)涓:细水流动的样子。刘向《说苑·敬慎》:“涓涓不壅,将成江河。”江汉:长江和汉水。
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冥室:光线很暗的房间。冥,昏暗。
谗邪:指喜搞谗诽邪行的人。
翳(yì):遮蔽。《古诗十九首》之一:“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宋玉《九辩》王逸注:“浮云行,则蔽月之光;馋佞进,则忠良壅也。”
靡辞:华丽的言辞。《后汉书·孔融传》载曹操《与孔融书》说到孔融与郗虑不和是“群小所构”,自称要破浮华交会之徒。孔融这里是以路粹诬奏之辞为“靡辞”。
华:同“花”,花多而不结实,即华而不实。竟:终。
两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齐。此谓人们对维护汉室不是忠贞不二。
安能合为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反其意而用之。
三人成市虎:典出于《战国策·魏策》:“夫市中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谓集市内本来无虎,由于传说的人多,便令人信以为真。此比喻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
浸渍(zì):浸泡。解:溶解,分解。胶漆:胶水和油漆。
虑:思虑,忧愁。
长寝:即长眠,指死亡。

赏析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泄自己的活动信息,隐情溢乎辞表,曹操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和采取对策。器不密则致漏,机不密则害成,事不可能不败。

  “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蚁孔导致河堤溃决,猿穴引来大山崩坏。多言多失,不慎小节,造成孔穴,留下空于,足以败乱大事,与此正相类似。更深一层,作者用“山”、“河”二字暗隐汉家山河。蝼蚁卑微善钻,附羶趋利。猿猴能言不离走兽,沐猴而冠,望之不似人君。作者所选取的动物形象,暗比篡汉的野心家,语含谴责,憎恶情烈。

  “涓涓不塞,终成江河”(《周金人铭》)。屋顶天窗可以直通青冥幽深。“涓涓”两句似在警戒自己应当守口防意,谨小慎微;又似在暗示窃国篡位,其来浸渐,迹象可征。两解均堪耐人寻绎,似故弄玄虚,有意让人捉摸不定。

  下边“谗邪”两句颇为显露。汉成帝时《黄雀谣》有“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句,系喻王莽败坏汉政,饰伪乱真。“谗邪害公正”可能暗引其意。“浮云翳白日”昭示奸臣蔽君迹象,揭发曹操当权、挟持天子实况。

  “靡辞”二句表明自己进尽忠言,吐露词华;然而听者逆耳,全无效果。恰如繁花空开,并不结果。又《黄雀谣》中有“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之句,据《汉书·五行志》引注谓:“桂赤色,汉家象。花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像黄雀巢其颠也。”这里自不排斥作者对操、莽之间的篡逆阴谋,产生联想和比附。

  “人有”两句哀叹满朝官员,大多二三其德,不能忠于汉室。“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与这帮人并列朝班,无非貌合神离,终必分道扬镳。此句颇有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之感。

  “三人”两句,说明流言可畏。城市本无猛虎,但经三人转述,便可惑乱视听,何况进谗者如郗虑、路粹之流,又决不止三人;而曹操原本疑忌自己,身遭横祸注定难免。此句重在说明造谣传播者多。胶漆一类物质难溶于水,但长期浸渍,同样也会稀释离解。此句重在说明中伤由来已久。

  于是作者最终以极其沉痛的语调,作无可奈何的结笔。“生存多所虑”,活着倒是千忧百虑,无时或已,不如“长寝万事毕”,让身死来解脱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都听任它了结去罢。

  全诗叙喻错综。或单叙,或先叙后喻,或连续用喻,造成笔法参差多变。引事运典灵活,或隐括,或变用。而以双关、假托、暗示、含蓄等讽刺艺术手法,揭示曹操篡汉野心。作者持身贞正,志意高迈,秉性刚直,不畏邪恶,幼龄即曾冒死私藏党人,并与其兄争承官府罪责。又曾因面斥权贵,几遭暗杀。诗如其人,读时如感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凛然生气,故远非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摹拟的《临终诗》所能企及者。

创作背景

  孔融原为北海相。建安元年(196年),青州被袁谭所攻破,城陷出奔。曹操征他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官。最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杀害。在身系囹圄之时,孔融写下了这首《I临终诗》。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猜你喜欢

故人应问我,客里定何如。马铺为行馆,鸡栖是使车。

四郊多贼垒,五筦欠兵储。此去无来雁,因人数寄书。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翦冰笺谁寄。凄凉倦耳。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楚江二月送朱轮,江上千家长白蘋。宫锦尚留丛桂色,仙舟不住广陵春。

云间鳷鹊含香入,日下夔龙佩玉新。一自周南归太史,石渠视草更何人。

霜落江清木叶空,丹青有像是非中。羊皮不耻见天子,凤德何曾属画工。

千古超然此翁迹,一衾聊耳故人风。能来能去形骸外,私莫容窥道自公。

换得玻瓈千顷湖,醉翁遗胜在江都。登临山色依然在,拂略秋容澹欲无。

新堡似云屯戍久,旧臣何日策勋殊。王人按垒非寻胜,归报前游有远图。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
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
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
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
岩泉跑虎涌,径松髯龙拿。
锺梵破深寂,金碧开纷葩。
修廓步屐峻,杰阁望眼赊。
山势佩玦矗,湖光镜奁谺。
清苕杏霭入,古弁空蒙遮。
列翠不可唾,群籁无敢哗。
坐我旃檀林,酌之枪旗茶。
宇定岫出云,语妙天雨华。
吾生久堕甑,昔游惯乘槎。
夷犹庐阜阳,宿留岷江涯。
高曾凌峤栈,卑或搜崖洼。
昨梦难历省,此行足雄夸。
老亲八十健,闲俦二三嘉。
拍浮一叶眇,收揽万景奢。
富贵上蔡犬,贫贱东陵瓜。
未须笑落铎,谁能苦{左角右者}沙。
候门占噪鹊,旋桡趁归鸦。
奇事恐没没,举诗属僧伽。

双双蝴蝶阶前舞。落红乱逐东风去。花影动斜阳。隔帘风送香。

卷帘芳草绿。燕语阑干曲。池上柳棉飞。画屏香缕微。

男儿七尺期自爱,要令姓字千秋在。不然草木与同腐,富贵纷华何足数。

吾家骠骑从文皇,赏延带砺山河长。谁知后世贱介胄,虫沙猿鹤无低昂。

吾生久拼弃五斗,无奈嗷嗷啼八口。身沾寸禄为人役,手持破斧门挂席。

逐队随行公府间,缁尘赤汗难为颜。借人瘦马风吹倒,传家旧芾屋漏殷。

首如飞蓬色如土,傍人犹妒蛾眉妩。以兹贝锦耀空幻,屏居寂寂南山涧。

阴符在匣羞与传,父书剩有毛苌编。皎月流辉照白雪,飞泉疏越鸣朱弦。

虽然踉蹡人间弃,但言风雅心如醉。乍来破产聊自放,青山啸傲常无恙。

江东复生顾虎头,自云痴绝无所求。徙倚沧浪赓孺子,拍浮绿酒歌张侯。

贫交廿载真尔汝,何事长歌太称许。谓我斯名堪不朽,敝帚千金良可丑。

吁嗟发短心则长,敦诗说礼聊自藏。攀援今人身徒瘁,尚论古人口亦香。

君不见扬家子云老执戟,至今玄草光生白。又不见湘累沉浮在鱼腹,世间离骚比珠玉。

毋论鹖士与波臣,日月文章万古新。即今青鬓不弩力,辗转白发来侵人。

过墙新竹翠交加,绿树阴阴噪乳鸦。
花到酴醾香结局,鸟鸣鶗鴂客思家。
煮茶汤沸风声转,梦草诗成日影斜。
零落残红青子满,渐看金弹熟枇杷。¤

江流浩浩吞长天,打篷巨浪翻银山。篙师维舟不敢发,东望微茫尽溟渤。

荒村古渡生客愁,丹枫落叶秋飕飕。夜半西风卷江雨,咿轧数声闻过橹。

风收雨霁晨气清,金乌荡漾波间明。舟人欢呼指归路,十幅蒲帆顺风去。

金山突兀翠霞高,清赏浑如享太牢。半夜穹庐伏枕卧,乱云深处野猿号。

前度题诗重拂尘,泉迎熟客喜津津。主人不负当年约,为把殊庭总一新。

理学闽南自洛传,学庸成序届行年。如今眼政知多暇,一瓣心香在昔贤。

海上云霞明绣斧,人间奎壁焕图书。中兴近报王师捷,征诏行看下玉除。

化工何事起炎凉,偏使山中泉作汤。
地气烛烛烧石乳,水香郁郁喷硫磺。
暄波常涌无冬夏,势溜长澌历雪霜。
闻道骊山有温谷,岂惟神女为秦皇。

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

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

丛篁深箐午鸡啼,怪石嶙嶙高复低。莫道前山归去早,斜阳人在断桥西。

石梁双跨溪,虹影倒涵水。
斜月未堕烟,烟中市声起。

河水望南流,我舟向北征。湍急不得前,如蚁磨上行。

长绳系桅顶,曳纤邪许声。篙师船头立,浅濑努力撑。

天意复中阻,石尤忽怒鸣。且前亦且却,水风激砰訇。

同舟客烦恼,心摇如悬旌。迟迟行若此,何时达帝京。

余意独不然,虑怛心自平。拂衣辞故国,携家泛大瀛。

瞬息数百里,高浪驱鲲鲸。顿者受以渐,大造有权衡。

但求尺寸进,莫与天公争。譬诸九仞山,覆篑功终成。

回顾沙渚畔,清梦鸥不惊。

相看竺国两高士,对立剑潭双老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