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碑

德政碑,路傍立石高巍巍。传是郡中贤太守,三年秩满人颂之。

刻石道傍纪德政,傍人见者或歔欷。借问歔欷者谁子,云是西家镌石儿。

去年官差镌此石,官司督工限十日。上户敛钱支半工,每年准备遭驱责。

城中书生无学俸,但得钱多作好颂。岂知太守贤不贤,但喜豪民来馈送。

德政碑,磨不去,劝君改作桥梁柱。乞与行人济不通,免使后来观者疑其故。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山麓旧耕迷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
清涵广陌能广雨,冷浸平湖别有天。
南狩一时广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
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

移梅种竹趁阳春,举目江山发兴新。曲槛疏窗那草草,飞檐碧瓦已鳞鳞。

鼎来好语酬佳景,更有高僧话净因。步屧踌躇乌亦喜,不嫌风雨垫冠巾。

元老忧时鬓已霜,吾衰亦感发苍苍。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

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公身幸保千钧重,宝剑还期赐尚方。

忠襄老成人,夙昔抱明哲。秉钓右天子,贞简懋嘉节。

沧海副车空,平陵鼓声绝。五朝有遗则,景光亘千叶。

遗恨楚社亏,秦仇竟未雪。高山流清音,一往风益烈。

弯环十八,是丹凤城西,卖花村路。旧游忆否。又苍烟偷换,秾春歌舞。

好约来迟,一片秋声在树。自凝伫。叹著意访秋,秋转无据。

酾酒重吊古。记往日词人,醉香深坞。远山翠缕,尚依稀认得,那人眉妩。

倦倚西风,误却红牙旧谱。唤归去。听丛祠暮天钟鼓。

美人东去忽经秋,坐忆苕溪动别愁。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

遥怜短鬓风尘暗,可耐长江日夜流。俯仰少年心万里,梦魂曾伴史迁游。

兰桂秋风一夜催,衮衣何处望南陔。堂垂斗帐销香篆,鉴掩飞鸾下玉台。

汉使从天虚卤簿,胡笳和月助悲哀。东门咫尺佳城在,双鹤飞空日几回。

为农沙子步,附保水西乡。隐几江天远,开门佛土香。

时情荒径草,野色淡渔梁。欲纵高秋目,东偏短作墙。

野人构茅茨,栎柱樗作栋。不意豫章材,一时同见送。

拓手百尺长,连轸万钧重。斤斧欲安施,弃置因无用。

本是绝世姿,胡为与众共。

夜来春色到山家,贲及林邱改物华。五殿未缘酬一得,九原何意宠三加。

千峰雨合膏为润,万里云同玉作花。黄燎音容在何处,空馀涓滴酹茅沙。

母昔杖儿身健,母今杖儿力微。孝子之心爱日,喜惧之年可知。

洞天在何许,乃近在人间。神仙亦人耳,仙成厌尘寰。

冥冥隐玄洞,峨峨括苍山。卿云时蓊勃,赤乌昔飞翻。

缅怀葛玄翁,一往不复还。餐霞弄明月,解缨濯潺湲。

青芝伺时生,绿萝共谁攀。服食去道远,孤坐亦非丹。

清歌极幼眇,朱书勒孱颜。千年有白鹤,飞来启玄关。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万望,千岁再浮沈。

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轻寒。翠屏围梦宝熏院。窗外流莺声乱。
睡起犹支雪腕,觉来慵整云鬟。闲拈乐府凭阑干。宿酒才醒一半。
春水湖塘深处。竹暗沙洲无路。闲伴落花来,却信东风归去。且住。且住。细看两山烟雨。

馀容且莫赠,聊以赠文无。日落西风急,天空北斗孤。

尊前珍橘柚,佩里竞茱萸。谁遣高楼笛,吹来月满湖。

不共东篱载酒欢,白头终古寄江干。鸥盟浅渚秋波淡,雁落沧洲夜色寒。

寞寞轻烟馀剑气,茫茫飞絮扑渔竿。琵琶亭外横舟处,有客低吟独倚栏。

阳关西出草萧萧,长夏焉支雪未消。名士兵闲徐孝穆,将军天上霍嫖姚。

云横赤水调生马,风急黄沙落皂雕。应是太平无外日,翩翩彩笔重题桥。

八十翁翁著绣靴,踏开幽洞笑呵呵。
傍人指点忘归路,不觉腰间烂斧柯。

春山落翠微,柳色开青眼。小立背东风,燕子穿花转。

揉碎碧桃花,团作相思茧。芳草满天涯,此意凭谁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