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僧禅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缕缕寒烟环绕着寺庙,古寺里冷冷清清。时近黄昏,拜佛的人已经离去,四周一片寂静。突然顺着西风传过来三、四下傍晚的钟声,这样怎么能让僧人禅入定?
注释
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
礼佛:即拜佛。
禅定:坐禅时专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猜你喜欢
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
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朱弦。须知大观崇宁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剩借红尘一日閒,有劳妙语彻幽关。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

有意清风怜我住,无心孤月伴君还。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後春蓴茁滑於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为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临淮郡事素称繁,太守才明此典藩。
每岁欲甄群吏状,是人思出大贤门。
孤生自恨方趋走,末迹无缘被荐论。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花枝扬扬蝶宛宛,风多力薄飞难远。
美人一见空伤情,舞衣春来绣不成。
乍过帘前寻不见,却入深丛避莺燕。
一双扑得和落花,金粉香痕满罗扇。
笑看独向园中归,东家西家休乱飞。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秪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构讼犹如两奕棋,输赢必有一人支。吾家惧损门楣望,不代他家比量思。

金薤琳琅九畹秋,湘皋环佩为谁留。空香总逐寒霜尽,不比西风落叶愁。

孤不成眠,凄梦易醒,披衣自剔篝火。送雁筝稀,迎蟾笛远,深院琼鱼都锁。

飘去金蝉,只粉渍、啼痕衫涴。蟋蟀声中,空馀露袅,玉簪花朵。

旧日风怀今悔左。奈春老、绿深红堕。芍药歌栏,海棠屟径。

有暗烟堆垛。度沉沉、如此夜,愁魂弱、能消几个。也怕他边,换年时、杨枝袅娜。

香国扬州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都官吟后输声价,倾盖白头只水曹。

玉龙回首碧池前,空谷泠泠启大川。石砌初通蘋藻雪,锦题新挂茑萝烟。

仙源别是通秦岛,古峙何常问汉年。要识山灵有神应,商霖今日传岩篇。

绿章连日乞春阴,为护名花小院深。击钵有声皆戛玉,投囊无句不堆金。

湖山千里供舒啸,风月双清助朗吟。坡老肚皮何处合,肯招时辈共谈心。

仙女谢尘匹,啸歌云雾间。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

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谁凿洞门渺,峰前见仙掌。

虚圆若剖瓜,中抱玉清家。秋风石岩顶,吹下碧桃花。

桃花不到地,化作云飞去。紫殿十二重,重重映琪树。

太守骑马来,解鞍憩青屏。冯虚斲山翠,特起凌云亭。

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遥空明月上,歘见孤鸾影。

露下白石床,满林金橘香。绿发垂千丈,秪今馀几长。

忆同姜炼师,载酒跻灵域。手把女萝衣,题名向东壁。

仙人久相待,重往当何时。为君扫苔石,更写凌云诗。

一盏华灯直万钱,谁知下里取薪然。绮纨照耀舆台体,民得褐衣犹破穿。

露华方照岁,云彩复经春。虚闺稍叠草,幽帐日凝尘。

西汉文章二百年,龙盘亲赐蕊珠仙。巫云梦冷金壶墨,谁补东南一柱天。

褰裳夜入金铺宿,清气一宵吟不足。月在碧潭风在松,何必洞天三十六。

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

幽独易生感,况复西风寒。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

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

遥怜儿女忆,望月起长叹。

河清何俟独先忧,忠雅销沉逝不留。第一平生知己泪,国门去日哭松楸。

莫叹贫家卒岁难,北风曾过几番寒。明年桃柳堂前树,还汝春光满眼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