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即事

迂疏争笑近清狂,多病筋骸可预防。久乏园蔬因种药,不留窗纸为抄方。

閒从鸟雀分晴昼,静与蛩螀共晚凉。莫道幽人好标置,北窗自古有羲皇。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正逢摇落仍须别,
不待登临已合悲。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隐沦。
幅巾啸傲喜接物,仿佛白鹤乘孤云。
朅来帝所暂戾止,亹亹清言偿所喜。
内惭已老不受教,犹幸一奉圯桥履。

贞观萃群英,实为太平基。褚公初侍书,遂以鲠亮知。

谏疏屡献纳,对扬竭论思。翩如以山凤,来为箫韶仪。

飞鸟自依人,此言已堪嗤。更云谮刘洎,厥理尤足疑。

贤者虽已矣,可以此心推。薰莸难共器,枭鸾不同栖。

故令敬宗辈,污染成瑕疵。我观永徽间,武氏盗政机。

祸端始床第,几使国祚移。当时河南公,力诤伏以墀。

顿首愿还笏,丐身田里归。义气动人主,回天初庶几。

鄙哉英公绩,一言遂成非。坐令牝鸡晨,啄丧靡有遗。

元勋顾命老,远窜湘江湄。茫然不复召,讵忆抱颈时。

卑湿所不堪,须发尽成丝。至今潭府帖,志士生长悲。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
亲承大匠琢,况睹颓波振。错简记铅椠,阅书移玉镇。
曷由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遗笔椒山胆气粗,缀题院体益阳书。丈夫未死谁能料,留取他年说二胡。

行尽西溪三百曲,忽开天镜晚晴中。仙山楼阁无限好,碧海银河何处通。

落日千峰横紫翠,中流一叶在虚空。时无小李将军手,奇景当前付散翁。

狼山出高迥,风急过如箭。凄凄挟沙砾,点点尘吹面。

我马却复前,努力与风战。寒日淡如月,湿雨满郊甸。

皮裘半为冰,稍觉身体颤。前村有人家,酒熟亦堪荐。

关河老涉历,霜雪饱谙练。文夫政如此,何必怀破砚?

洗琖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凄然。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余年。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

粉点因风碎,脂痕带雨鲜。泥人情态尽堪怜。瘦到海棠时候、子规天。

香意浓成晕,春阴淡著烟。玲珑结子系连环。记得越罗衫底、画裙边。

白玉堂前一树梅,先于城外百花开。物情似与闲相称,又惹东风意绪来。

灶底蛙声木上罾,洪涛灭尽各村灯。船头佛脚疑相并,只好低徊对野僧。

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

不识陈朝桧,相传故老言。理文俱左纽,后土自蟠根。

气迥青山暝,阴寒玉殿昏。何须野王笔,图画至今存。

衣笈诗囊外,身轻费亦轻。不妨船眼窄,时上岸头行。

橘里逢霜信,松江问水程。吴中闻岁稔,新籴想须平。

满堤花雾湿萋迷,万缕黄金一色齐。是处楼台烟雨里,流莺知坐那枝啼。

青山碧水无穷景,渔父垂钩。轻帆扁舟。烟雾苍茫远浦浮。

轻云几点波中映,红蓼滩头。试起新篘。聊以衔杯忘却愁。

河桥数株柳,偏受东风多。
柔条慎扔折,生意全天和。

关南沧海浮天白,漠北连峰拔地青。一片山河围鄣塞,几家烟火接边庭。

辽歌调苦风还断,芦酒愁多夜易醒。却喜皇威临绝域,镇东门户不须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