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杂诗 其三

四海尚风飙,千门转寂寥。传闻收土地,思见复征徭。

节士心肝在,将军髀肉消。何时听野老,鼓腹颂唐尧。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猜你喜欢
积雪抱松坞,蠹根然草堂。深炉与远烧,此夜仍交光。
或似坐奇兽,或如焚异香。堪嗟宦游子,冻死道路傍。
色动山行约,令人忆旧游。
地形虽险易,坤道自刚柔。
路绕岩头石,烟横洞口舟。
十年尘土梦,此志几时醻。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官阁不传迁转报,红亭厌咏送君诗。昔乘骢老人犹识,旧泣珠还今始知。

征雁迥随云树没,德星暗逐使旌移。彤庭久惜南迁客,共听丝纶出凤池。

春日长安车马迎,密烟轻旭弄朝晴。诗来草动池塘色,吟罢花增馆阁情。

万里江湖桃竹杖,十年风雨铁灯檠。一官樗散空时序,又见春盘细菜生。

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

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

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

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

偶向尊前学楚歌,天涯谁识故人多。郎官湖水清如镜,绝忆三更放棹过。

舍棹登途秋逾仲,水意滩声劳远送。轻云出岫展朝图,作意相从共远途。

无数凉烟下奔壑,几层绿黛秋难薄。秋去秋来色倍新,不向居人向旅人。

旅人何求莫遑息,举目看云泪沾臆。黄花无主寄疏篱,玉窖浮清复照谁。

谁人堪持此意说,白云含露光如雪。云光独见行路难,我家山水久幽寒。

门柳低垂墙杏簇,临津珠箔人家。东风历历十年赊。

谁将新社燕,衔送故枝花。

上枕愁心无倚著,窥帷楼月西斜。细香飘梦泊天涯。

天涯何处所,镫外绿窗纱。

人生到处总前缘,不过乌溪又四年。晓渡乘桴微雨里,狮头山翠半含烟。

生离已吞声,死别长恻恻。寒宵卧空床,悼亡长太息。

忆昔我岳翁,举家之燕北。因怜道路长,纤弱难远适。

挈送入我门,母女泪涟淢。其时年十五,钗裙无华饰。

十六余远行,代我供子职。尽孝事重闱,承欢多顺色。

三载余归来,下机喜停织。十九始成婚,阃仪殊谨饬。

亲戚同里闾,齐声称妇德。病忽入膏肓,参苓医不得。

零落归山邱,长隔如异域。魂梦空相亲,音容忍回忆。

一灯雨夜寒,凄绝空房黑。

龙泉出匣,借红颜一怒、金蛇飞掣。恸哭三军皆缟素,齐映麻衣如雪。

生斩仇头,直踹贼垒,靴袜俱流血。诘朝相见,父仇今日能灭。

从此壮士归元,保全桑梓,大义从容决。太息中原多纵敌,孰是裙钗奇节。

世主酬庸,乡闾慕义,心事偏难说。兵符躬掌,女中真有豪杰。

紫薇号舍人,红荔名郎官。
梅花隐君子,未可一样观。

草堂筑得傍林丘,溪友相过即放舟。翻爱白云如画意,终朝长在碧山头。

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
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
登临意未惬,出户车已脂。
王事有期程,爱山岂余私。
崎岖田野间,食寝将安之。
天寒未落日,税驾忽在兹。
二山已陈迹,兹处尤新奇。
翠竹与黄花,一一对山扉。
对景自忘言,若怀予心期。
眠云饱山色,那得困与饥。
山僧喜我来,迎我留新诗。
我有爱山癖,山僧知不知。

淡日媚湖烟,秋容瘦碧天。乍迷岩翠绿,空湿水衣鲜。

香雨流红蕊,痴云濯锦川。飘然一叶舸,太乙可谁仙。

蚕儿初饭时,桑叶如钱许。
扳条摘鹅黄。藉纸观蚁聚。
屋头草木长,窗下儿女语。
日长人颇閒,鍼线随织补。
久住深山里,相忘物外形。
逢人出好语,入定掩残经。
古字碑成轴,名诗榜作屏。
欲知祖师意,柏树在中庭。

消息浑难定,先生故不来。眼花空对烛,心渴已生埃。

白发天谁管,青山路有媒。此生真昨梦,随意且衔杯。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古洞风清,寒潭月皎。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