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平生惯见有司空,肠断苏州一盼中。此夜相忘千里月,他年应恨五更风。
坐中不乐无三粲,客里相逢祗两翁。急雨催诗更萧瑟,小窗寒夜一灯同。
最是高难问,青天隔九重。亭皋一搔首,风雨满千峰。
野色生新黍,秋声入暮钟。十年摇落意,泽畔老芙蓉。
东峰境界无尘土,华扁未寒前日盟。茶话偶来留坐久,功名顿觉等閒轻。
春风秋月副吟赏,夜鹤晓猿无怨声。主人焚香读经罢,多少青莲南海情。
笔砚精良映绮疏,瘦琼人作瘦筋书。古钗妙迹看来似,黄绢妍词愧未如。
疏懒未成投芍药,清新先荷赏芙蕖。从今吟得关心句,一望枝娘柳下居。
崔巍古塔薄云高,顶上天风振海涛。宝月满轮悬北极,大千世界入秋豪。
一个长松雨鹤栖,上头不许子规啼。仙翁应在春山裹,丹井云多路更迷。
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能赋《子虚》有司马,不见邑宰无澹台。绿嗔不力随风偃,丹爱葵心向日开。
稻过閒田鸿尽去,芹香旧垒燕还来。丈夫能受孤遗托,唯有公孙活赵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