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透巉岩不记春,山腰千古挂冰轮。谁知擘破三峰手,聊出婵娟戏路人。
环子竟逢山下鬼,老翁空叹木牵丝。年年牛女相逢夕,记得凭肩私语时。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
师友洛川上,人才元祐初。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意气殊高百尺楼,如何未遂广寒游。局拳阆苑梯云手,感慨龙山落帽秋。
空抱壮怀篱下过,权将佳节醉中酬。可怜更有伤弓雁,折翅惊号芦荻洲。
依依不忍道,携手上高楼。北极燕云远,西山落日愁。
蝉鸣枫叶冷,猿啸大江秋。楚地知音少,因君且系舟。
早岁离鸳侣,晨昏强自持。个中惟欠死,此外更何思。
盟誓山丘重,贞心天地知。昭照青史内,千古令名垂。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