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
一、二句,叙写作者乘着小船进入若耶溪。“轻”、“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甚至也没有写云门山和云门寺;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起坐鱼鸟间”一句,是写自己在船上欣喜地忽起忽坐,时而仰望碧空翔鸟,时而俯视清溪游鱼;“动摇山水影”一句,则描写自己天真地用船桨拍击溪水,看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动摇、变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身心无拘无羁,与鱼鸟游翔,与山水嬉戏,完全与美妙的大自然契合无间。这两句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五、六两句,着意渲染清溪的幽静。但诗人并未把它写成一片死寂,而是以声音反衬寂静。诗人谛听着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且饶有兴致地期待着山岩自己的回声。同时,他还感觉到在这清溪里说话,尽管暂时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但话声一停,环境越发显得清静。环境如此幽静,使诗人深深感叹“事事令人幽”。此时,即将没入西天的夕阳,将一束淡淡的光辉洒落在这缥碧澄清的溪水上,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桨,面对着夕阳,让全身沐浴在残余的阳光之中。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阳光,却使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荫蔽天的山崖之间的清静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云冻风仍急,天低雪未收。山寒飞鸟绝,江晚一蓑幽。
晓树梅初放,风帘絮自投。孤鶱迷远鹤,痴立看饥鸥。
枥马归鞍速,韝鹰猎羽遒。连城理睥睨,千骑冷貔貅。
何处回兰棹,谁人拥钓裘。闭门怜我病,得句付君搜。
上瑞书三白,登年在九秋。何当明月夜,同作广寒游。
云车初近紫坛阴,报享星光照羽林。万乘欲祠琳馆邃,九衢先雨玉花深。
海山出日迎天步,花木催春悦圣心。帝与来牟兴嗣岁,三农呼舞仰君临。
瑟瑟凉风入小池。红衣落尽翠离披。双螯荐酒重阳近,一鹭冲天夕照迟。
白露结,碧云垂。波沈菰米动涟漪。可怜秋色无多日,留得残荷听几时。
天地愁结成,圣贤愁眷属。举眼皆针锋,何处可容足。
儒生有毛病,道理充穷腹。百虑处作城,万想锻成狱。
突有大妄人,手持无羽镞。欲解大地罗,先肆弥天毒。
扇海作洪炉,燎山煮精玉。何不触其嗔,悬崖求所欲。
古今圣贤事头多,几句铭旌志不磨。若祖而翁微细善,连篇墓表太繁苛。
残冬江北路,寒苦异金陵。驽马行来远,衰颜别后增。
剑埋馀紫气,玉玷有青蝇。世故多堪惜,因君重抚膺。
粉垣带郭,是旧日朱门,赏心佳处。翠笺唤侣。借闲园半角,胜游星聚。
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悄回顾。问选石莳花,人更何许。
兰锜今在否。但艳槿沤珠,暗随春去。燕归自语。叹高楼似昔,杏梁谁主。
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
圣治方无事,仙游遽不还。心休黄屋外,乡远白云间。
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关。孤臣期得殉,黄鸟愿重删。
晨登八卦山,信美风景别。气和天宇澄,兹游固佳绝。
冬令行春温,万汇忘惨冽。嘉木蔚成林,欣欣相媚悦。
涧草复青青,山花况未歇。谁知造化心,正气有肃杀。
羡彼兰蕙姿,含芬老岩穴。时来苟不荣,运倾或未折。
感喟遂成章,持以奉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