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送人南归二首 其一

衣染缁尘鬓欲华,病身飘泊在天涯。角声吹断还乡梦,只到金陵不到家。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断岸通横水,枯荷著早霜。
一陂堪度岁,数雁不成行。
市远无缯缴,年丰足稻粱。
中原有佳气,不必到衡阳。
中年为别不堪忧,束发登门到白头。
南省望郎仍国士,东方千骑更吾州。
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
知己难逢身易老,烦公置醴我归休。

莲叶为舟丝作索。渡口梅风歌扇薄。一声留得满城春,金凿落。

银凿落。醉里不知离绪恶。

别后那回华表鹤。一点芳心无处着。云中谁寄锦书来,春寂寞。

人寂寞。绿遍汀洲生杜若。

持权若轮,久视长存。穴处初出,同流若奔。

去年客里遇重阳,曾与同官摘晚香。今日分符行郡邑,独将远意看秋芳。

吾闻嵇阮俦,颓然嗜米汁。呼酒如救焚,五斗未曾湿。

清言多妙理,往往酣中得。不知三闾公,沉湘有底急。

有如云间鹄,而视池中鸭。覆载岂不宏,愁人眼空幂。

园芳延令节,安石榴花赤。秫米煮菰青,菖蒲兼酒白。

酒为濡吾唇,花以华我帻。行从渔父歌,一吊孤累泣。

醒魂老更苦,浇酒箴其缺。今日良宴会,坐有千里客。

愿客醉勿醒,醒后忧来集。

月引庭花影上窗,闷和簪朵卧空床。春寒翠被无人共,闲却熏炉一字香。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疮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为郡风流见前辈,隙日车盖飞城东。
鳌首虚亭未泯灭,骚人古意无终穷。
香风十里菰蒲外,喜气一城尊俎中。
中原景物久荆棘,南渡衣冠随梗蓬。
此地龟文符古识,盛观略与承平同。
腐儒谬忝无双裔,声价远惭吾祖童。
青衫幕府困奔走,赖有新诗为发聋。
红锦簇鞍鞯,宫西小市边。
更衣宽宝带,匀粉落花钿。
袖窄扬鞭易,靴轻下马便。
君王好夜饮,留醉凤楼前。

我来华藏游,九秋日维六。阴云奔碧湍,清风透罗服。

鸢鱼自飞潜,艋艟往频复。梵宇当翠微,古墓莽山腹。

碑卧王孙草,雷轰存荐福。俯视凝翠池,幽禽时下沐。

仰瞻蓬莱峰,白云护乔木。童子汲泉归,煮茗忘仆仆。

携手涉危岩,林深走麚鹿。笑看风挟涛,帆飞如鸟速。

早知招隐心,宁须窃微禄。七十二峰头,俱堪醉百斛。

伟哉二邵祠,足音响空谷。我欲趋从之,驱车不容毂。

同游二三朋,赏心惟我独。倦来枕云根,松萝作茅屋。

野铺依岩岫,门临石溜清。基传先代迹,里记故侯名。

孔道当山劈,危桥跨涧平。人龙无复见,怀仰不胜情。

嗟余仗节五寒暑,岂不欲归迷归路。天涯获识我辈人,乃是三生林壑侣。

病身不死赖公药,僦屋无人因公户。萧然一身水上萍,惟公为我北道主。

前晨除书到里门,虽为公喜惜公去。明朝欲别更悽然,谁为我依有文度。

公身方健供时需,人生富贵在迟暮。衣锦归来定何年,我帆已落吴松浦。

再见便作来生期,临分哽咽不得语。

人间何处无仙源,尘中回首空云烟。武陵胜游那可复,流水已逝花徒然。

龙眠才子独超俗,矫如白鹤清如泉。潘江陆海竟倾泻,偶尔逸兴追斜川。

出世有心非避世,置身早在家山前。鸭头小艇落君手,桃花锦浪波翻天。

飞红如雨点襟袖,风流直与春争妍。清溪百曲见平陆,可有秦人旧种田。

莫笑南阳刘子骥,重来已是三千年。向闻安期洒醉墨,烂霞十里烘婵娟。

移船不羡天上坐,酌酒竟就花间眠。人生到此自可乐,何必采药求神仙。

问津我亦抱夙志,誓将短棹来延缘。但恐君才方负济川望,安能扁舟共泛再续《桃源》篇。

戚戚复戚戚,期怀安可释。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
新坟应草合,旧地空苔色。白日灯荧荧,凝尘满几席。
悒悒复悒悒,思君安可及。永日在阶前,披衣随风立。
高楼暮角断,远树寒鸦集。惆怅几行书,遗踪墨犹湿。

巴城寂寂带江楼,城下清江不断流。鸟道入云通白帝,渔歌终日起沧洲。

英雄不废严颜庙,割据深知汉主忧。修竹早梅俱有意,少年春复与同游。

好藉倪迂笔,为传似月襟。微云净天宇,清景嘱秋岑。

佳客期凉夜,修梧散远阴。一轮光欲吐,倚石动高吟。

孤城日暮凝寒,整棹归人影乱。六年还往其间,几见渡头催唤。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