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与舍弟登越王楼便道趋开元寺上天池得句满纸颠倒杂乱几不可读明日诠次成二十二韵

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冬深吊水瘦,岁晚千山髡。

丰稔遍川陆,太平到鸡豚。江城水颓雉,市瓦尘迷鸳。

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楼台白水外,松柏苍云屯。

天垂望羌山,雪汁融朝暾。谁为四方些,招此千岁魂。

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

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

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

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

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

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初寒八九月,银烛照高堂。端然坐不睡,看女织流黄。

山似围屏六曲开,小溪如带傍山来。结庐溪北对山住,俗驾何妨且勒回。

圣王久已徂,方策不俱逝。大者载诗书,遗烈播无际。

猗嗟德不泯,文章亦相俪。吾观三五迹,旷代若同世。

区区汉唐来,群儒犹善继。葳蕤竹素间,君相赖攸济。

皇朝属全盛,重光施来裔。自非良史才,大业有瑕翳。

愿言见作者,缀缉列凡例。纷纶括群典,俶傥袭六艺。

言文行则远,斯理良匪细。惓惓告在位,秉笔当勿替。

世情方矫揉,吾道欠亨嘉。志似笼中鹤,身如井底蛙。

几人蛇画足,每事槿开花。留得春衣在,都将付酒家。

蜂房割蜜留度年,中林置罝长击鲜。朔风吹空塞北户,束薪明暖初无烟。

缺篱补疏已乍密,败屋鬋茅元自坚。官租事空不复出,积雪塞径长昼眠。

田家此乐不知老,儿孙满前俱寿考。世俗荣名多变更,不似田翁一生好。

想人生,老与少,似春秋。恰幼年、却变白头。莫争空假,无常气断卧荒丘。大都三万六千日,多病多愁。崇真道,敬真圣,明真理,了真修。侍二尊、至孝全周。全家拔宅,功成同去到瀛洲。出离生死无来去,阆

延伫步疏林,清风吹敝襟。山高岚易暝,洞隐气多阴。

世事浑如幻,静观不昧心。君恩沧海阔,乡思白云深。

蜩沸凄人耳,蝣浮笑我今。何时天雨降,庶得靖嚣音。

九重凤纪履初新,万历鸿图又十春。玉帛五方同象译,衣冠三殿集鸡晨。

充仪习见天颜喜,献岁遥闻寿语频。共道时清无一事,朝回且觅典衣邻。

一百八盘山路,七十二峰晓寒。日暮烟横谷口,雨馀云宿松端。

麾斥烟霞世莫俦,须江太守独清流。庭前见石即下拜,石若有情应点头。

六丁凿碎玉崚嶒,刻玉为花笑裂缯。石蜜和浆调露蕊,茶铛无水斲崖冰。

城头看树低三尺,云里有山知几层。欲寄江南问春信,珠玑落纸笔光凝。

神鑱鬼凿深无底,谁怀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延颈池边照影池,花明柳净思依依。年深色重丹砂顶,日暖光浮白雪衣。

晴月梦回三岛去,看云思上九霄飞。玉箫声断秋宵冷,应有仙人忆未归。

吹断碧云春昼永,落残红雨晓风轻。

苍茫素野接金城,扈从龙舆先凤旌。岁序隆冬寒正肃,月华中夜冷逾明。

衰残更怯重裘护,感慨生增落木鸣。此际沈思惭肉食,重嗟西北有屯兵。

斜日明霞,残虹分雨,软风浅掠苹波。声冷瑶笙,情疏宝扇,酒醒无奈秋何,彩去轻散,漫敲缺、铜壶浩歌。眉痕留怨,依约远峰,学敛双蛾。
银床露洗凉柯。屏掩得销,忍扫茵罗。楚驿梅边,吴江枫畔,庾郎从此愁多。草蛩喧砌,料催织、迥文凤梭。相思遥夜,帘卷翠楼,月冷星河。
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
满怀风月成辜负,奈此青州从事何。

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

圣主何尝讳灾异,天风应急奏颠黎。微臣忧杞先河决,好障中原与岳齐。

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
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
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著衣冠。
行行渐近悬车岁,转恐君恩报答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