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出自
清代
黄燮清
的《
秋日田家杂咏
》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译文与注释
注释
秋云:喻指成熟的稻子如秋云遍地。
虑:犹言“恐”。
素餐:见《诗经·伐檀》注。膏粱:指精美的食物。
琳琅:美玉。
风月:泛指景色。
简析
此诗写秋天获稻时所见所感。前半部分首先描写了稻子成熟时节遍地金黄,展现了一片丰收景象。农家经过了终岁的辛劳,终于有所收获。“终有数月粮”既透出劳有所获的一丝安慰,更点明了粮食来之不易。后半部分先写“素餐”的“豪华子”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知稼穑之艰难,与终年辛勤劳作的农家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不平等的
社会
现实,后通过
议论
,表现了对
劳动
成果的珍惜和对
劳动
的
赞美
。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流露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你喜欢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 《
青楼怨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
初夏即事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
送柴侍御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
浪淘沙·其一
》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 《
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
约客
》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 《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
九歌·国殇
》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 《
九章
》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 《
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
渭川田家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
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
六祖坛经
·
定慧-第一节
》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
—— 《
罗织经
·
-固荣卷第六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
千字文
·
-全文
》
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 《
围炉夜话
·
-第六一则
》
与生活相关的名句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花非花,雾非雾。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与田园相关的名句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