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五言律《寄淮南友人》可视为《白毫子歌》的姊妹篇。李白在八公山中寻仙不遇,但在淮南盘游的日子,却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他对友人说,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并饱览了八公山胜景仙迹,对满山桂花飘香尤为叹赏,因以盘桓日久而忘归。
在这首诗中,李白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国、重新开始书剑飘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首句“红颜怨归国,春岁歇芳洲”,是个倒装句,说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归来后,自己才感到一种失落与隐怨。何以如此?“不得金门诏,空持宝剑游”。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诗人虽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川游历,却并未断绝仕途之念的矛盾心态:他热烈地追求自由与超脱,同时又希望重新得到大唐天子的重用。他仿佛对友人说,我又开始云游天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即为这次游踪的记录与传照,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整齐美观,音律和谐。诗的末尾又回到春天作客淮上的乐事上来,一个“忽”字,很传神地反映了诗人行踪飘零的羁旅生涯。一个因字,表现诗人本放浪不羁,却因八公山中生机勃发的满眼桂树而难以自已的浪漫情怀。
三十年来,看花旧侣,特地相过。念南浦挐舟,遥遵江路,龙冈策马,直访岩阿。
经济长才,风云壮节,揽镜容颜鬓未皤。却谁遣,东泽一曲,早占烟萝。
平生凤阁鸾坡。愧独受、天边宠渥多。奈相业无堪,久宜休避,圣恩未许,几度蹉跎。
丹桂堂边,白鸥园里,此日兰舟泛芰荷。喜相逢,须教尽醉,莫遣停歌。
潇洒幽庄县郭南,屏山近屋翠于蓝。閒开书卷消长夏,好似龙眠白石庵。
近城二里,见青空兀突,断霞栖岭。沿壁几重之字路,倏已耸身绝顶。
一角危亭,翼然天半,揽尽无边景。夕阳城郭,炊烟四合成螟。
记得前岁新秋,招邀小谢,同赴山亭饮。醉墨淋漓留殿壁,不觉驹光一瞬。
风物依然,故人何在,怕听哀蝉哽。月明归路,婆婆自弄清影。
着有着无总难通,两下俱捐又落空。无有兼资终是幻,执中方可合神功。
数载哦松兴有馀,一朝解组意何如。摩空倦鸟投深树,过雨閒云敛太虚。
酒熟邀朋谈往事,心閒教子读遗书。林泉自有无穷乐,肯为浮名叹索居。
黄陵庙前捐佩玦,龙影摇文织湘血。翠帷尘滴不乾云,湘水无声楚魂咽。
蛮娘弄作吴娥吟,五音嘹亮生枯节。一声直向天上闻,手挟飞仙挽秋月。
呜呜似向烟中语,十二螺鬟排律吕。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