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头两句,通过描写昏暗浮动的景象,来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南宋议和派当权后,排斥忠良,陷害贤能,使得朝政黑暗,词人抗金救国的理想,难于实现。因此他在另一首词中写道:“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而此词的这两句,用昏暗的夜色,与山头飘来飘去的浮云,构成一种暗淡浮动的意象,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结合。首句“欲”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这两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把山村的景象,和盘托出。
第三句,在心理描写上,比前两句又深了一层。古人认为,鹧鸪的叫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令人寒心。作者黄昏的山村,听见“鹧鸪声”,是在表现他对前途的忧虑,衬托他的凄凉心境。第四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词人遇见老友——张处父,立即转忧为喜,气氛也随着由沉闷转为轻松愉快。“潇湘逢故人”,化用梁代柳恽的诗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曲》),承上启下,紧扣词题。
下阕全用典故,上承“潇湘逢故人”一句,写作者见到友人,不免要倾诉衷肠,回首往事。下阕前三句回忆,作者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周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的潇洒形象,巧妙地比喻他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词人抚今思昔,心潮澎湃,不胜感慨。他当年渡淮南归,正是为了在恢复事业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不料后来屡遭排斥,频繁调任,抗金的奏策,如同废纸一样,无人问津,因而,他发出“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的悲鸣。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两句,是词人蘸着血和泪写的,向南宋议和派迫害爱国志士提出强烈控诉,表现出作者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词人认为,他之所以会弄到如此丧魂落魄、疲惫不堪的境地,大概由于自己是个儒生的缘故。似乎,他百思不得其解。“招魂”,是《楚辞》的篇名,词人使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满腹哀怨牢骚。“儒冠多误身”,是借用杜甫的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来表现自己落魄蹉跎的遭遇。最后两句,语调低沉,感情凄怆,读之令人垂泪,引起了对词人的无限同情。
一春霖雨不曾休,雪雹惊人四月头。初制单衣方待着,却添炉火换重裘。
一径幽香。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
才雪后,乍芬芳。尽无语持觞。向夜阑、巡檐索句,特费思量。
相思难话衷肠。想佳人空谷,一样情伤。帘栊灯黯淡,篱落月昏黄。
多少事,意难忘。似不自禁当。更怕他、新愁旧梦,虚度年光。
风急又惊愁雨。无主。倩若报佳期。便教今日也应迟。
知摩知。知摩知。
壬癸才升,丙西已降。往来浇灌黄芽长。灵童采摘赴瑶宫,笙簧迎引声嘹亮。
虎啸祥风,龙翻雪浪。斡旋造化凭真匠。炼丹砂就月华清,踏云行处神光灿。
海风立水天空濛,瘴云昼掩蓬莱宫。仙人跨鹤天姥东,归来楼阁昏无踪。
九仙山高玉为户,广寒夜访乘鸾女。桂香滴露梦不成,看彻《霓裳羽衣舞》。
宫袍舞锦花翩翩,诗成毛骨生清寒。飞章赠我归剡川,推篷月在梅花边。
山中昨夜雨,芳草滋浅碧。园芳新绿稠,庭华故红积。
良辰寡俦侣,忽念越乡客。幕燕营此身,逵鸿矫其翮。
遥怜一樽酒,访古谁与适。榆露暧远村,桑烟澹长陌。
苏碑辨讹字,韩碣寻遗迹。傥下湘子桥,予心寄潮汐。
解缆溯层波,夕宿逗沙岸。亭亭见孤峰,独秀中流半。
阳崖倚巉岩,阴岫屡回换。半领微径分,参差更堪玩。
离离青松阴,历历白石粲。楼台相蔽亏,金碧穷照烂。
氤氲岚彩明,杳霭霞气乱。彷佛神灵雨,东风一飘散。
湘妃出鼓舞,汉女时游衍。光景未易逢,解佩徒深愿。
怅然迟暮心,重起越乡叹。
峭帆亭外西山青,峭帆亭下交河明。与君相逢快握手,依然烟水寻鸥盟。
维舟并坐绿杨岸,向晚天风起清汉。却怜同是江南人,乡关极目□云断。
多君示我湖上图,花潭松堰交萦纡。彷佛此身置丘壑,幽栖那羡壶公壶。
我本闲情爱空谷,欲到春城访春谷。朗陵叠翠仙螺环,崎湖荡碧香流曲。
岂知近岁羁天涯,水乡不得长浮家。燕南赵北苦驰逐,云山兴发徒咨嗟。
即今掉头始归去,良知忽聚潞河路。一披画卷开心颜,便拟渔村永晨暮。
明发风催远道舟,清游□到水西头。陶园三径知如昨,添得晴湖菡萏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