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谢潭三首·其二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赣江两岸,百里没有人家,江流弯曲,更是寂寞难捱。
岭南草木已泛滋今春的绿叶,岸边芦苇犹残存去秋的白花。

赏析

  写荒江舟行所见草青芦白的景象。起两句写夹江百里的荒寂与江流的弯曲。赣江上游,地当大庾岭北,相当荒僻,“百里没人家”的情景自是纪实。正因为荒寂无人,江流又弯弯曲曲,就更感到寂寞难耐,故说“最苦”。三四两句,转写寂寞旅程中所偶然发现的两种异时而并存的自然景象:“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诗人这次南行,是在春天。山岭上朝阳的一面,今年春天的草叶已经返青泛绿,而近岸的水边,芦苇还残留着去年秋天开的白花。春草秋芦,异时而生,在通常的概念与印象中,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一个画面上的。但大自然中却真实存在这种新故相映的景物。诗人敏锐地发现了,并感受到大自然毕竟丰富多彩,于是将它们毫不费力地描绘出来,不加任何说明,因为它们本身就含有无限的诗趣。

创作背景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诗人从家乡吉州(今江西吉水县)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诗人叹其江山画卷,天赐风光,故作《舟过谢潭》组诗。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你喜欢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浮碧空从天上得,
殷红应自日边来。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
满箧清光应照眼,欲题凡韵辄裴回。
去去春光鸟翼过,云阴风恶更相和。
屡探花信犹全閟。拟借莺声肯暂那。
铃吏事来须缓报,相公宾退正闲哦。
九旬已是中分了,诗酒万宜并一科。
崷崒闽人秀,夫君得最完。
文章醇不杂,气质浑无刓。
场屋闻新诏,乡闾正素冠。
天应老贤业,头角壮年蟠。
被羽在先登。
甘心除国疾。

掩颦来玉塞,顾影恋金门。翠烛劳光彩,银屏役梦魂。

罗衣香未歇,犹是汉宫恩。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

风袅芭蕉羽扇斜,云峰苔壁对檐牙。满城连日黄梅雨,开遍金钗石斛花。

杜鹃声里春将老。断送花多少。几层杨柳几层风。总付银屏金屋梦魂中。

合欢枕上香犹在。好梦依稀改。回环锦字写离愁。恰似潇波不断入湘流。

罗纨似月,不断生香拂。冷翠一丛红一撚。试扑一双蝴蝶。

疏疏几笔秋花。玉人纤指凉些。怕写春风姊妹,雁行愁隔天涯。

海云遥接赤城霞,春满平原百万家。珍重晓来风起处,莫教吹落玉兰花。

火符容易药非遥,天癸生如大海潮。两种汞铅知采取,一齐物欲尽捐消。

掀翻万有三元合,炼尽诸阴五气朝。十月脱胎丹道毕,婴儿形兆谒神霄。

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

新月如钩半未明,楼头忽听玉箫声。春光满目无游处,一片烽烟绕郡城。

天涯渺难即,吾意其蹉跎。江上无芙蓉,搴裳意云何。

吾子好筋骨,卅载历坎坷。陆岂无虎狼,水岂无蛟鼍。

行行为谁驱,万里俯仰过。讵云恃忠信,遂可轻风波。

放杖得小休,隐然契天和。托宿在何许,前途尚陂陀。

造物劳以生,未死敢有他。息阴谅非远,逝者亦已多。

仰视沧浪天,效彼劳者歌。努力为我起,斯路幸不讹。

甘爱田父笑,毋为仆夫呵。请借双行縢,以为安乐窝。

抖擞城中万斛埃,天晴眼豁意悠哉。江经马目排云下,潮到桐庐带月回。

价压红陈新麦熟,光生绿暗早榴开。吟情欲缓官船急,夜半风帆过钓台。

移棹出横塘,悠然见上方。
天从湖尾缩,山带树容苍。
客病消茶碗,禅心醒石床。
翻怜台畔草,尽作苾刍香。

回翔浙水遍西东,三十年来梦觉中。拄笏看山真落落,抽帆到岸太匆匆。

灵龟以甲难辞灼,慧鸟能言枉入笼。纵有才华宜自惜,当春试看擘花风。

细雨当楼一榻深,楼前草色净沉沉。閒中倍念劳生事,冷处偏宜老衲心。

古殿且看千眼佛,高山休抚伯牙琴。莫疑当暑馀寒意,炎热须教雪满襟。

坐石云生袖,添泉月入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