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盛的桃树上桃花在怒放,灿烂的李花开得正盛。
它们是顺应物候,并非有意斗丽争妍。桃花和李花,从不自我标榜,但赏花人多,却把下面踏成了小径。
桃花艳如红霞,在静中暗吐;李花白得像白雪,在暗里轻翻。
盛放的桃花和李花,摇荡在春风中,那姿态是多么得意!一转眼,冷露悄降,却让人看到含情泪痕。
在当时得令的时光,桃李迸放出芬芳,光耀富贵人家的上苑;一朝花谢,只落得无声无息,被抛弃在偏僻的荒园。
说什么桃花红?说什么李花白?到头来,也只是自我欣赏吧!幽芳无价,却有谁来理会你的寒温?
夭桃:茂盛的桃树,出自《毛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发:开放。
秾:花木繁盛貌。
夭桃秾李:谓桃李艳盛之极。
应候:适应物候。
光:荣耀。
上苑:上林苑。暗喻进士及第。
委:委弃。暗喻罢职幽居。
这诗表面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春天桃红李白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实际却是借桃李花抒怀,认为它的成名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并非刻意争取得来的,表达出作者淡薄,不刻意追逐名利的情怀。这首诗诗句对偶工整,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情感表达浓而沉囿不发,引人深思。
第一句说桃,第二句说李,三四合承,点出题面:谓夭桃秾李应春天气候而开,桃李无言,因赏悦者多,所以在其周围踩成小路。五句说桃,六句说李,第七句总括上文,第八句暗启下句,转入抒情,谓桃花如吐霞,李花如翻雪,各竞其妙;得意时迎风摇曳,泣露是因为多情,隐喻诗人自己的多才而多感。九、十两句以花开时的芬芳,对比花落时的寂默,以逼出末联。“徒自许”,与“谁与论”,表面写桃李曾在上林苑风光一时,如今被寂寞地委弃园,自诩色泽美艳无匹,其幽香却无人知论的境况;实际却是写人,隐喻自己曾赴京应试,进士及第,如今罢职隐居,寂寞衰颓的情形。即使自许才高,却无人赏识。
诗中桃李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以桃李名义的反问意蕴深长,虽然桃李的芬芳拔萃于上林苑中,但最终的命运却是在寂寞中默默枯萎,桃红李白的美丽也只是自我期许罢了,无人关注欣赏。作者一份怀才不遇的牢愁跃然纸上。类似此诗末联那样的感情,为李商隐所独有,也为李商隐所长有。其诗作的唯美倾向体现在诗歌意境中,表现出含蓄美与朦胧美的情调。
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李商隐进士试诗赋,登进士第。此诗,用的是试帖体,却非在试院即席作。作者进士试诗赋,今均不存,观其集中存《赋得月照冰池八韵》、《赋得桃李无言》等试帖体诗。
垂堂一跌血面,闭閤三旬裹疮。有佛至维摩室,无人拜德公床。
金瓶连素绠,百尺汲寒浆。清泠涤尘垢,何减流霞觞。
城南新赐第,贵盛如金张。昔作减都尉,今封右校王。
胭脂骄塞马,芍药艳吴娼。汉恩岂独薄,天道终有常。
吾子抱忠信,诚为百鍊刚。沙头且射虎,飒飒凌风霜。
谋餐曾费写经钱,迟客犹留炊后烟。一样扬州木兰院,山僧煮笋廿年前。
不道春光消不得,风风雨雨落红积。馀芳一片尚嫣然,倡条冶叶谁相识。
幽情还自惜,向他时,断虹残雨,留取韶华迹。游丝袅袅娇无力,难凭远觅春消息。
也知春只在天涯,杜鹃莫诉春归急。柳带烟如织,从容绾住东流疾。
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
樛枝偃盖蔚相扶,绝胜分封五大夫。天遣岁寒双干合,人言江左百城无。
闻孙为表祠丛胜,好事争传宰树图。肯学并柯桃与李,四时佳色照黄垆。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正逢玄朔承阳候,更喜黄离肇瑞来。主器荐霞分凤穴,符祥少海祀龙媒。
云垂玉尺光犹绕,露挹金茎掌乍开。洵是重光归圣德,好将和律奏高台。
大海东回水波恶,如山浪打长城脚。千年万年鬼夜哭,冶铁销沉石崩落。
王公设险古制存,屹立重关严锁钥。干戈相寻远不数,六十年前事如昨。
大盗移国明社墟,澒洞烟尘昏六幕。是时关门临贼垒,白日旌竿莽萧索。
奸凶满盈人鬼怒,世运艰屯神圣作。飞龙首出在九天,熊虎戎衣只一着。
石河西南破贼处,父老犹言战时乐。不闻人声闻刃声,霹雳摧枯风扫箨。
只今车书通万里,天下一家无厚薄。名都货贝街喧阗,属国赆琛驿交错。
承平暇日展游眺,宾客闲情寄觞酌。兹楼我到亦偶尔,万古心胸忽开拓。
更喜天容海色清,侧身东望蓬莱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