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妇面对百花盛开的撩人春色,面对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触景生情。“花开不同酵步翻赏”,而花无百日红,其花易衰,其色易逝,花开花落,最惹思妇青春易逝之哀怨,自然令人不胜低回与哀婉,自然使思妇联想到青春易逝,丈夫不在身边,辜负了青春年华,这让她怎能不思念远别的丈夫(或恋人),也就自然而然倾述出心中既怨又慕的伤春情怀。
花开“同赏”,花落“同悲”,这是思妇与丈夫(恋人、情人)共同追求和向往的最理想的情爱境界。然而,事与愿违,却花开不能“同赏”,花落也不能“同悲”,这恐怕是夫妻之间的情爱的不幸与悲怆。有哪一对情人不希望“比翼双飞”,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朝夕相处,欢乐与共呢?即使在生活的长河里,碰见点风雨,有哪一对真正的情侣不能同舟共济呢?
在共渡难关中的“同悲”,又何尝不是含有苦涩的爱的甜蜜呢?何况“苦中甜”,即诗中说的爱情生活中的“同悲”,这要比“同赏”更有其深刻的内涵。“同赏”与“同悲”共同构成人生旅途中相知相爱、休戚相关、相濡以沫、相互依恋,这恐怕才是诗人在这首诗里要讲的爱情真谛!这恐怕是这首诗中所说的不能“同赏”,又不能“同悲”的巨大失望的惆怅和无限哀怨的幽恨所在!所以,郭炜《古今女诗选》称此诗:“不同悲胜不同赏’多多。”赵世杰《古今女史》说此诗:离恨绵绵。
沓沓举子万马奔,倾动场屋风尘昏。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乾没三家村。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
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
一席三人抵项眠,心知篷外水如天。起来却怪天如水,月落乌啼浦树边。
我昔学画时,意亦颇浩渺。不求工形似,但以写怀抱。
十年弄笔研,自顾尚草草。子真有夙慧,落笔那便好。
疏疏几叶兰,此意亦难了。墨肥苦无骨,险瘦神亦槁。
纵笔伤婀娜,取态失苍老。不独烦位置,兼亦贵风藻。
看子意有馀,一往何振掉。著花花离离,著叶叶袅袅。
因风欲翩翻,堕雨故天矫。开箑飒生气,嫣然出物表。
始知画有真,俗工徒潦倒。勉旃自珍重,成名不足道。
因忆吾友言,惜哉笼此鸟。
川原澹微风,草色绿以齐。牛羊散平野,欲与苍烟迷。
麾肱毕来升,鞭策何用携。所以隐君子,于焉记幽栖。
朝牧日在东,暮牧日在西。尔羊无百尾,尔牛无千蹄。
对之忽两忘,俯仰惟端倪。因兹崇隐德,岂顾犊与羝。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