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妇面对百花盛开的撩人春色,面对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触景生情。“花开不同酵步翻赏”,而花无百日红,其花易衰,其色易逝,花开花落,最惹思妇青春易逝之哀怨,自然令人不胜低回与哀婉,自然使思妇联想到青春易逝,丈夫不在身边,辜负了青春年华,这让她怎能不思念远别的丈夫(或恋人),也就自然而然倾述出心中既怨又慕的伤春情怀。
花开“同赏”,花落“同悲”,这是思妇与丈夫(恋人、情人)共同追求和向往的最理想的情爱境界。然而,事与愿违,却花开不能“同赏”,花落也不能“同悲”,这恐怕是夫妻之间的情爱的不幸与悲怆。有哪一对情人不希望“比翼双飞”,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朝夕相处,欢乐与共呢?即使在生活的长河里,碰见点风雨,有哪一对真正的情侣不能同舟共济呢?
在共渡难关中的“同悲”,又何尝不是含有苦涩的爱的甜蜜呢?何况“苦中甜”,即诗中说的爱情生活中的“同悲”,这要比“同赏”更有其深刻的内涵。“同赏”与“同悲”共同构成人生旅途中相知相爱、休戚相关、相濡以沫、相互依恋,这恐怕才是诗人在这首诗里要讲的爱情真谛!这恐怕是这首诗中所说的不能“同赏”,又不能“同悲”的巨大失望的惆怅和无限哀怨的幽恨所在!所以,郭炜《古今女诗选》称此诗:“不同悲胜不同赏’多多。”赵世杰《古今女史》说此诗:离恨绵绵。
一片香烟,气摄湖州,神得大苏。甚桃枝香栉,春巢纤翠;
蝉蜎玉润,秋滟明蜍。八尺吴缣,六宫楚黛,抵过千金肘后壶。
晴窗玩,感云林清閟,画阁榛芜。
因之高筑神庐。抱嶰谷箫魂寝馈俱。看飞尘下隔,红蛾扫劫;
雕霞上拥,青鸀衔觚。侍研环屏,东庭西洞,镜里双鬟绝代姝。
还君问,问蛎墙缺处,补种梅无?
笑吾生、为缘凡骨,神仙亲遇难度。随群逐队埃尘里,年少遽成衰暮。
忙退步。这凤翼、龙鳞老拙难攀附。况当末路。亟纳禄投闲,养疴延寿,随意做诗赋。
悬弧旦,罔极亲恩已负。持身惟谨清素。繁华易歇同朝露,叹几个人能悟。
非义富。非义贵、石崇元载何须慕。乘除有数。全晚节尤难,粗衣淡饭,天自管分付。
黯黯度寒云,皎皎淡明月。贞心无改移,明月有圆缺。
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飏。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灵根海上移来远,艳质还分定惠馀。紫缕低垂春正绾,清流频照影谁如。
红生笑颊深杯后,粉缀啼痕晓梦初。独有心知远游客,几回题句向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