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二月的杨花轻盈而卑微,随着春风摇摇荡荡,撩惹他人衣襟。
上天给柳絮本来的命运就是无情的,一意让它南飞北飞,飘忽无定。
注释
杨花:柳絮。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猜你喜欢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白头郎吏合归耕,犹恋君恩典郡城。
已觉功名乖素志,祗凭诗酒送浮生。
刚肠减後功功讽,病眼昏来细细倾。
樽杓不空编集满,未能将此换公卿。

冯夷宫中地无土,五更排衙朝击鼓。大官拥旆呵马归,小史白事当前语。

自言赋命颇奇穷,一生自足风波苦。船须把缆始敢放,雾可藏身亦时吐。

防危虑患岂不至,往往不知遭网罟。河神笑谓小史言,祸福不计愚与奸。

恢恢天网自不失,琐琐尔曹何足论。小史速退卷舌走,顾视俦列图前奔。

风吹玉露洗银河,爽气平分桂影高。
把笛倚偻人不寝,此心直拟数秋毫。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地敞三泉县,群峰绕画屏。烟浮樵爨白,雨止稻畦青。

树色笼潭毒,溪声走鳖灵。壮怀谁可说,举酒酹山庭。

问春风来处,可经过,几重山。惯偷揭珠帘,轻将离绪,逗入眉弯。

机中制成锦字,更无轻、重到玉门关。架上鹦哥自语,梁间燕子知还。

经年。渐减芳颜。愁不断,泪空潸。想东君恩重,料非薄倖,只是缘悭。

妆台懒匀膏泽,盼书来、重整旧云鬟。难得知心小婢,背轻私祝刀环。

光福寺前日欲曛,上阳村外望絪缊。千林万壑浩无际,不辨湖光与白云。

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

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

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

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

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

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

春晖陶宇内,万物皆化生。顾兹寸草微,感时亦敷荣。

春晖母恩深,寸草儿心短。母恩苦未报,岁月忽成晚。

朝焉采其荣,暮焉掇其芳。百拜谢春晖,天地恩难忘。

梁安峡里杜鹃啼,绝壁苍苍北斗低。云气倒连山影合,石棱斜斗浪声齐。

南风尽日迎归客,落月空江梦故妻。一室十人分数郡,百年几处候晨鸡。

凯上人,南游越王之古台,飞锡近自龙溪来。雪晴戴笠走相访,为报窗外梅花开。

大庾岭头春信早,五叶一花谈未了。曹溪香水接龙溪,铁石心肠向谁道。

铁中有黄金,铸出瑰奇磊落之贞心。石中有白璧,琢出崒律巉碞之老骨。

何年移种龙溪旁,影落袈裟月到窗。维摩帐底定初起,天女散花春满堂。

凯上人,向何处,来往虚空本无住。二千里外白头翁,三年不蹋西湖路。

山中猿鹤寄书来,我亦相期看花去。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闻道黄华山水好,我来一览气增豪。镜台对耸千峰起,瀑水惊喷万仞高。

晓色云烟生洞府,霁天霏霭散林皋。凭谁早遂终焉计,日月登临不惮劳。

空斋渡深夜,高卧一床秋。苔老浑无色,溪清浅欲流。

尘随红叶扫,心付懒云收。萧瑟闻征雁,空归万籁休。

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
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
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
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
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

南国有佳人,安居在深闱。贞静备淑德,婉娈多令姿。

中馈素所谙,女红亦其宜。奈何家贫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见赋,摽梅已愆期。邻人为兴叹,彼心终不移。

嫁郎须柯斧,大节安可亏。世间苟得者,视之良忸怩。

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

峡束湍鸣猿夜愁,万峰延暝上孤舟。停杯月出烟外寺,对语风生江上楼。

云根翻倒地底裂,石色窈冥天半秋。东南况是昭君宅,破帽题诗还独游。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