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山下雪之后北风凛冽,王昭君在马背上拨弹琵琶以抒哀怨
一曲结束仍是痴痴仰视青海明月,还以为是汉宫月明。
注释
聂仪部:名字待考。仪部:礼部的属官,掌管礼仪、祭祀、宴享等事务。
明妃曲:乐府曲调名,写王昭君辞别汉富赴匈奴和亲事。明妃,即王昭君。
天山:指祁连山。
抱得琵琶马上弹:指王昭君弹琵琶以抒哀怨
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内,代指匈奴之地。
汉宫:汉朝时候的宫殿。
看(kàn):看见,望见。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诗人借用了王昭君出塞的典故,却与以往借用此典的诗词大不相同,不以议论为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昭君当时心中所想,深刻地诠释了“千古琵琶”的含义,发人深省。

  诗的开始,粗线条地展示了边地的风光。铺天盖地的雪淹没了塞外绵亘不尽的群山,继雪而起的北风呼啸着,将大地可能有的一切吹伏在地……。“天山雪后”一句,用笔简洁,唤出的图景却是无限的。

  就在这漫无边际的背景深处,一个坐在马背上拨弹琵琶的女子形象出现了。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可以弹奏出缓急高低不同,如珠玉落盘、流水幽咽般的曲调,为此,它曾使唐代那位谪居江州的司马为之泪湿青衫。那么,在这首诗中,通过这个“抱得琵琶马上弹”的形象,将其中蕴含的真意展现出来。杜甫曾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猜测,王安石则以“含情歌说独元处,传于琵琶心自知”作为交代。这些诗句,都是极高妙、极为人称颂的,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不过,它们毕竟还有一个说不上是弱点、但总觉有些遗憾的特征——作了议论,下了判断。“怨语”也罢,“含情”也罢,都明明白白地点出了昭君弹曲时的心事。

  而在这首诗,诗人却不提昭君弹琵琶时作何想,重点落在“曲罢”——曲传达心志的琵琶弹毕,停弦驻马,昭君举目遥看,此际,青海头上的一轮明月,在她眼中变得朦胧了,变得与她在汉宫时所望见的月相似了,她徘徊在这样的月光下,流连难去……诗人看似在着力写这“月”,但“曲罢”二字一一昭君的错觉,不是时时皆有的,而是在弹罢琵琶后这一特定的短暂时间内所有的;换言之,她的错觉,乃是由弹曲而生。然而她弹曲时是何心事,诗人却不点出,意味深长。但诗人虽留下了意味,却不忙于下结论,这是他的含蓄处;而诗人虽不下结论,但他说昭君曲罢乃误以胡月为汉月,又暗示了他的结论,这是他的高妙处。这样的运笔,比之“怨语”、“含情”之说,虽缺乏下断语的胆力,知增长了“千古琵琶”的蕴含。

  王昭君在咏史诗中是一个写滥了的题材,但这首既不写昭君之怨,也不写元帝无情,只写昭君身在异域不忘故国,也颇有新意。手法上一反咏史诗以议为主的写法,只描写昭君出塞后的弹曲与望月,通过将青海月当作汉宫月的误觉,突出昭君对故国的眷恋,全诗无一句议论议论尽蕴含其中。

创作背景

  李攀龙在刑部任职时,广交朝廷文友,此诗便是在与聂仪部聚会的时候,听到明妃曲之后,有感而作。此诗亦是文学复古运动的实践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初月微明漏白烟,碧松梢外挂青天。
西风静起传深夜,应送愁吟入夜禅。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云影护梅枝,短短未禁飞雪。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
西楼昨夜五更寒,恐一枝先发。元是素娥无寐,贺半轮明月。

老厌风沙恶,安闲且当禅。开帘延白月,倚杖立苍烟。

鸟散人声里,钟残客梦边。小蒲风叶偃,薄槿露花鲜。

句好吟须断,欢馀醉帽偏。人生但如此,何处不翛然。

共蜡登山屐,俄寻下水船。
到家人怪问,满袖挟风烟。

坐拥红炉尚怯寒,边城况是铁衣单。营中午夜犹传箭,马上通宵不解鞍。

主将拥麾方得意,迂儒抚剑谩兴叹。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

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此尘寰。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应节谁穷造成端,
菊黄豺祭问应难。
红窗透出鸳衾冷,
白草飞时雁塞寒。
露结芝兰琼屑厚,
日乾葵藿粉痕残。
世间无此摧摇落,
松竹何人肯便看。

螺樽香冽泛新醅,小阁开帘对早梅。二十年前幽绝处,谢家庭院梦中来。

西风万里送长镳,木落天高秋寂寥。季子贤名闻上国,望之雅意在中朝。

燕台此日千金名,汉署当年七叶貂。圣代忧时须共理,一麾江海莫辞遥。

珠江分守各天涯,北固西湖约未赊。万里征途同客况,九重虚席待皇华。

知君久拟千秋鉴,奉使真随八月槎。河鼓支机如可拾,不须西蜀问严家。

往日趋金马,中年剖玉麟。
论思贰卿事,歌咏别都民。
久矣穷诸妄,归欤契一真。
东园尊俎地,俯仰迹成陈。

散步闲阶下,重门闭夕阴。
向人寒烛尽,带雨夜钟深。
流水从他事,泊云任此心。
世情何处淡,潇洒发长吟。

佳人爱写湘妃佩,千载犹凝翰墨香。昨夜春风透幽谷,悬崖高处意偏长。

扶病涉江还上岭,寄情飞跃有高深。翠濛烟树飞通路,红乱花枝正满林。

禅语本无生处像,圣功元出静中心。暮春全好风坛在,明日堪来属杖寻。

南国幽花比并香。直从初夏到秋凉。素馨茉莉古时光。
梅□正寒方著蕊,芙蓉过暑即空塘。个中春色最难量。

积雪满松岗,兹行为悼亡。本非求吉地,祇欲近禅坊。

外物心如水,流年鬓已霜。只应双卜宅,永此礼空王。

同云积雪伴寒征,遥捧纶音绝漠行。万里关梁催晓梦,残更鼓角壮秋声。

刍粮起伏依山寨,兵卫森严入夜城。拭尽征袍尘土梦,夜深霜冷月华明。

极浦扬舲烟水深,客怀渺渺倦登临。祇余芳草伤春目,无复幽兰寄远心。

梅子欲黄朝苦雨,柳花吹白昼多阴。风前短发萧疏甚,聊托微波写楚吟。

谢公亲校武,草碧露漫漫。落叶停高驾,空林满从官。
迎筹皆叠鼓,挥箭或移竿。名借三军勇,功推百中难。
主皮山郡晚,饮算柳营寒。明日开铃阁,新诗双玉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