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⑴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杨柳”“柳枝”。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⑶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⑷“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此处代指游子。意:《温飞卿诗集笺注》作“思”。
⑸“不关”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写柳树所在之地,“馆娃”和“邺城”,都是古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不仅使人想见其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暗自映衬,柳的娇美自在不言中,并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写江岸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馆娃”和“邺城”,一南一北,构成跨度很大的空间,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杨柳,构成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而“馆娃宫外”与“邺城西”、“远映征帆”与“近拂堤”,句中自对,则 又构成一种回旋荡漾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这种意境是很新颖的。但上文既然说杨柳拂堤,枝条无疑是既柔且长,用它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又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正是为了加强对方对于己方的系念。有这种习俗,又加上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就让人觉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归心了。由此在趁势推进一层:“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借此说芳草没有能耐,反衬出柳枝神通之广大。

  这首词不仅扣住《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而且加以生发,决不沾滞在题上。词中的杨柳,实际上是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有伊人的倩影,但笔笔都只写杨柳;写杨柳亦只从空际盘旋,传其神韵,这是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杨柳”,多指柳树。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那万千长条的杨柳枝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于是,《杨柳枝》成为唐代诗人乐于吟咏的题目之一。温庭筠也不例外,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岸舣扁舟,江南有个人归老。簇新亭沼。分付还他了。
凝伫晴空,一抹天边鸟。嗟潦倒。去多来少。莫问钟昏晓。
前度几相逢。此日游从乐不同。竹阁荷亭欢聚处,雍容。如在蓬莱第一宫。
夜半月朦欢。秉烛东园风露中。明日匆匆还入浙,忡忡。却把音书寄远鸿。
蕊香深处,逢上巳、生怕花飞红雨。万点胭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八石天开势绝攀,算来未似此心顽。已吞缭白萦青外,依旧个中云梦宽。

无况来江岛,逢君话滞留。生缘同一国,相识共他州。
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犹怜心道合,多事亦冥搜。

京师轻薄儿,意气多豪侠。争誇朱颜事年少,肯慰白发将花插。

尚书好事与俗殊,怜我霜毛苦萧飒。赠以洛阳花满盘,斗丽争奇红紫杂。

两京相去五百里,几日驰来足何捷。紫檀金粉香未吐,绿萼红苞露犹浥。

谓我尝为各阳客,颇向此花曾涉猎。忆昔进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

河南官属尽贤俊,洛城池籞相连接。我时年才二十馀,每到花开如蛱蝶。

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鹤翎添色又其次,此外虽妍犹婢妾。

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无情草木不改色,多难人生自摧拉。

见花了了虽旧识,感物依依几抆睫。念昔逢花必沽酒,起坐驩呼屡倾榼。

而今得酒复何为,爱花绕之空百匝。心衰力懒难勉彊,与昔一何殊勇怯。

感公意厚不知报,墨笔淋漓口徒嗫。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客侈言告予,二月春烂如。
后过前不及,於今正丰腴。
况复晴暄久,行乐人联车。
时鸟啼葫芦,酤酒醉且呼。
游子偕游女,争先耀街衢。
被恼诉无处,半是颠狂徒。
昔人秉烛游,过时欲何娱。
恨公独抱病,与时不相扶。
容膝斗大室,呻吟何时苏。
奇花将衰谢,绿叶将扶疎。
闻鸟声辄善,能似五仰无。
予谓客所羡,眩於形色欤。
竞千红万紫,锦绣不足铺。
变千态万状,彩绘不可图。
无一非形色,乃生理绪余。
耳目不能思,心冥独荒芜。
形形色色者,根本何取诸。
藏用而显仁,显微元不殊。
徒见形色者,不识精在粗。
抑岂知造物,不知彼在吾。
中和万物育,皆备我不诬。
造物莫穷极,形色才斯须。
物既惟我造,何尝离须臾。
见即常自见,非二常与俱。
卧游不必动,遍游靡所拘。
不在行且疾,速至其神乎。
春工尽天巧,众妙何可誉。
病我一形色,千万曾不(病去丙加俞)。
我室非斗大,宇宙此一庐。
徒以我视我,无怪为我吁。
徒以斗视室,宜谓局不舒。
或者病不乐,我乐人莫逾。
反是彼游人,非乐徒驰驱。
仅与蜂蝶辈,逐逐飞盈途。
二月虽将尽,吾即风舞雩。
客心犹未悟,笑我何其愚。

津亭柳色,正舞翠毵毵,乱侵歌袖。骊驹送酒。竞东门祖席,宾僚勋旧。

白发青衫,愁绝风流去后。黯回首。但梦绕藩垣,帘影清昼。

遗爱曾未久。闻里役均输,力排豪右。喧传万口。道调元赞化,是经纶手。

鼎铉虚贤,分内功名信有。事非偶。看金瓯、姓名还又。

崔巍古塔薄云高,顶上天风振海涛。宝月满轮悬北极,大千世界入秋豪。

白日去不息,松风柰尔何。为问市朝客,何如山上多。

长安夜半通明光,群公冠佩列雁行。泰坛三成乐万舞,布衣类得齐鸣珰。

小官需次祗自贱,当日再拜谢日长。多少朱门围艳质,何当起视东方白。

名坊临野渡,曾此产魁豪。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

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

前时楚襄梦,今夕伶玄妾。琼断蓝桥浆,红流御沟叶。

守合名垂二十秋,将军今度更风流。人誇同谷英风壮,天使毗陵杀气浮。

守义只知伸我谷,成仁那肯护吾头。将门出将真男子,一任模糊血髑髅。

柴门花柳锁风烟,迎客檐前月正圆。四座欢声摇烛彩,三更杯影倒星躔。

论心漫许陈雷友,顾步终输李郭仙。入手青团光怪起,半天飞堕白云篇。

龙飞乙科郎,白面如琢玉,
去作幕下士,年少二十六。
壮心直如弦,不而公事曲。
宁知太守尊,棰吏惊群目。
太守岂不贤,去郡秉钧轴。
铨曹有格法,那肯烦荐牍。
依然旧官职,再傍天这麓。
六考未作县,冷官到淮服。
向来豪气举。斟酒能半斛。
只今长说病,伏饮在胸腹。
皇皇一世忧,隐隐两眉蹙。
中年革节省,未必下为福。
我生更迂阔,立意要违俗。
误使尘纲缨,同君被缠束。
两家各生子,丁壬合天禄,
但得佳儿妇,两翁志愿足。
岷山有旧约,相从结□□。
明朝江上馆,持被共君宿。
柳间黄鸟路,波底白头天。

崇冈散新阳,寒日舒短晷。晴飙一披拂,波影上沙尾。

意行遂忘疲,情语相慰喜。赐宅知己非,归舟更谁舣。

树暗山始夕,川明月初至。停杯成慨叹,觅句聊徙倚。

前林樵唱来,惊鸿下寒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