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⑴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杨柳”“柳枝”。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⑶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⑷“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此处代指游子。意:《温飞卿诗集笺注》作“思”。
⑸“不关”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写柳树所在之地,“馆娃”和“邺城”,都是古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不仅使人想见其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暗自映衬,柳的娇美自在不言中,并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写江岸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馆娃”和“邺城”,一南一北,构成跨度很大的空间,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杨柳,构成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而“馆娃宫外”与“邺城西”、“远映征帆”与“近拂堤”,句中自对,则 又构成一种回旋荡漾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这种意境是很新颖的。但上文既然说杨柳拂堤,枝条无疑是既柔且长,用它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又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正是为了加强对方对于己方的系念。有这种习俗,又加上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就让人觉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归心了。由此在趁势推进一层:“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借此说芳草没有能耐,反衬出柳枝神通之广大。

  这首词不仅扣住《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而且加以生发,决不沾滞在题上。词中的杨柳,实际上是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有伊人的倩影,但笔笔都只写杨柳;写杨柳亦只从空际盘旋,传其神韵,这是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杨柳”,多指柳树。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那万千长条的杨柳枝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于是,《杨柳枝》成为唐代诗人乐于吟咏的题目之一。温庭筠也不例外,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复置汉平准,稍修隋义仓。群公犹禹稷,陛下况尧汤。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
露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
梦中倾寿酒,堂下着斑衣。
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
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江燕入朱閤,海棠繁锦条。醉生燕玉颊,瘦聚楚宫腰。

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谁能共吹笛,树下想前朝。

枝南枝北出天然,雪艳烟痕若可怜。
冰面峥嵘无向背,何尝有意向人妍。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
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一声画角日西曛。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
年渐晚,雁空频。问无因。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半面真能各笑啼,四筵绝倒碎玻璃。摇头优孟谁描写,拟付龙门作品题。

蝴蝶堕春钿。春归又一年。问朝来、谁并吟肩。还把零星脂粉盝,都安向碧窗前。

蟋蟀絮秋烟。秋心碎可怜。问宵来、谁解孤眠。更把凄凉梧竹雨,都吹到枕函边。

风透纱窗。叶落银床。夹缬林、吹下严霜。新篘浮蚁,班坐飞觞。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
金钿放蕊,玉粒争芳。惯年年、来趁清商。不应素节,还有花王。看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

五陵春色泛花枝,春半如秋意转迷。细雨湿衣看不见,千行珠泪滴为泥。

日斜飞尽往来尘,为怕春愁恋酒樽。醉里不知归去晚,先声留著颢华门。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曲槛回廊处处通,深深帘幕暗花丛。
一春人醉斜阳里,三月莺啼细雨中。
柳絮不飞粘草白,樱桃初熟亚枝红。
门前若有求逋客,为说西堂梦未终。

淡日凉风雨乍收,赐金田畔纵遐游。数声渔笛閒听罢,人意清和泉石幽。

抛却故乡春,远为行役人。野花纷到眼,游子一伤神。

大地同风露,孤根独路尘。名园多弃壤,谁许托栽新。

帐下亲军尽虎貔,辫垂结束学胡儿。
衔枚夜斫阴山寨,杀向平明虏不知。
空病有为药,有病空为药。
空有两俱非,药病何处著。
无处著,万里秋风飞一鹗。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路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贤圣莫能度。(迭 一作:送)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路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