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
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
“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对舜无限忠贞之情引起贾至的同情与凭吊,自己忠心耿耿而横遭贬谪,君门路断,这与湘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诗人把湘娥引为同调。“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遥望满天的白云,皎洁的明月,怀着一腔幽思凭吊湘娥。“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整首诗的精华就凝聚在这末一句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月下凭吊的意境静谧幽远,情致含蓄蕴藉,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使诗多了一层韵味和情致。
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仗君为我解愁肠,九夏销来闪电光。梵寺看花三日雨,射堂蹋月五更霜。
谭宵彻晓宁辞倦,醉死重生不计场。今日飘零南北去,梦魂常绕紫游缰。
峣峣气势压南闽,彷佛鹏程近紫氛。女堞却依丹槛底,翚檐迥与碧霄分。
融樽有地留清景,阮屐无时蹴乱云。引脰更劳西北望,子牟驰恋继朝曛。
先生祖实康乐公,于今为庶称老翁。派流白鹤溪上住,乡里群豪趋下风。
叩门过我惊我侬,头戴笠子心忡忡。谈空说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自言千里窜荆棘,此身飘泊如飞蓬。山妻未老发半秃,纫针主馈全妇功。
大儿学诗次学礼,小儿五尺儒门童。前年去年兵蔽野,单堠双堠人举烽。
孤舟如叶载雨雪,朝浮暮泛西复东。寒蝇穴窗死钻纸,泥龟曳尾生脱筒。
只今僦屋在美里,黍穗雨黑波摇空。米如买珠薪束桂,坏壁四立鸣哀蛩。
杜陵迁居忧国难,阮籍命驾嗟途穷。鹪鹩无枝何所寄,乌鹊三匝将奚从。
结心泗川得管子,为借一亩幽人宫。我为斯文雅识面,迟迟细语倾深衷。
我开船屋秋水中,绿波碧树红芙蓉。推窗面面远山入,引钩个个游鱼逢。
好事独许米老得,清赏当与岑参同。画张神笔骇疟鬼,书著芸香辟蠹虫。
槽头夜滴百斛酒,佳菊烂发花丛丛。蟹斫两螯白雪满,橘摘并蒂黄金重。
荐君之酒饯君别,莫辞大酌玻璃钟。君不见绕屋水流流入淞,五湖四海三江通。
君归只在泗川上,百里那消风一篷。君好去,莫匆匆,足衣足食可御冬。
回首虹光贯明月,新诗多附高飞鸿。
冰姿只合对蟾光,懒向繁华竞斗妆。开向百花头上早,春风不改旧时香。
万象回春鸟告欢,环阶青士与苍官。别联吟社堪追洛,但得溪流合号磻。
清福如君修不易,枯禅于我坐真难。绘图疑续香山会,解组归来一笑看。
有盈有泚即寒泉,犹隔芦峰道里千。岳麓云深藏策处,匡山人老读书年。
松楠叠影青浮几,华树生香晚入筵。稽首堂中两夫子,六经言远视如天。
云鹤双飞去几年,遗踪依旧涌灵泉。澄澄皎洁无增减,石铫煎茶味更全。
万点疑星,四围如画,往来半是灯舟。正繁弦急管,响彻大江流。
忆邗上、湖亭逭暑,清歌檀板,鼓吹都休。怎人移星换,旬馀疑隔三秋。
一轮皓月,喜此时、同照山丘。更烛影摇红,波光耀彩,几费凝眸。
生怕汝南鸡唱,知慈云、返棹难留。这馀辉长夜,顿添无限新愁。
长忆匡庐秀,无由结胜缘。风涛避彭蠡,冠盖到开先。
径转山环抱,岩欹树倒颠。昙花当马落,萝薜向人悬。
瀑布檐飞玉,香炉顶吐烟。排窗招五老,入室见诸天。
胜地堪栖迹,名途暂息肩。矢心方味道,有口懒参禅。
倦倚云边榻,行看石上镌。旧题半磨灭,诗语尚新鲜。
景物知多少,诗家画未全。兴酣乌夕没,坐久月东圆。
笔醮潜龙窟,茶烹接竹泉。客怀清似洗,俚句不成篇。
想像陶彭泽,追寻李谪仙。神交来梦寐,为我足吟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