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积雨初收晓寒重,野人忽作清都梦。宫墙柳色绿如染,仰视修门岌飞动。
元章久已葬岷山,安得翩翩并驰鞚。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
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既喜明月来,复惜明月去。吾欲破青云,坐尔月行处。
旧岁已晏新岁逼,山城雪飞北风烈。徭夫河边行且哭,沙寒水冰冻伤骨。
长官叫号吏驰突,府帖连催筑河卒。一年徵求不少蠲,贫家卖男富卖田。
白金纵有非地产,一两已值千铜钱。往时人家有储粟,今岁人家饭不足。
饥鹤翻飞不畏人,老鸦鸣噪日近屋。生男长成聚比邻,生女落地思嫁人。
官家私家各有务,百岁岂止疗一身。近闻狐兔亦徵及,列网持矰遍山域。
野人知田不知猎,蓬矢桑弓射不得。嗟吁今昔岂异情,昔时新年歌满城。
明朝亦是新年到,北舍东邻闻哭声。
公今游戏仙人乡,手折若木攀扶桑。却挥龙骑返故里,碧鬣苍鳞欲飞起。
化为老树当庭蹲,排突云窟盘山根。要将直干留天地,岂为清阴覆子孙。
我来俯仰三叹息,何必新甫之颠锦官侧。吁嗟乎!
门前几日不霜风,君看万柳何颜色。
平野垂四周,陡然横一丘。菩提无种子,莫向去来求。
世事良可见,浩荡书生心。先民亦会计,儒道终当行。
